探射燈:漁署拖足四年 復耕計劃得把口 地主迫遷農民愁

東北收地在即,復耕安排假大空!新界東北發展最快明年開始收地,港府一三年表示會推出「特殊農地復耕計劃」,優先協助受影響農民復耕,又指將開闢蕉徑農業園接收農民,惟四年過去,復耕安排「十畫都未有一撇」,多名農民表示,過去數年從未見漁護署就復耕計劃進行諮詢或公布細節,農業園落成更是遙遙無期,不少農民最近被地主迫遷,生計受影響之餘,隨時失去申請復耕資格,甚至有人連住屋都被收回。關注團體批評漁護署態度敷衍,要求署方盡快為農民作凍結登記,並撥出發展區內部分綠化地作復耕區域。

新界東北發展將收回廿八公頃常耕農地,影響約一百戶農民。政府曾多次提及會推出「特殊農地復耕計劃」,為有意復耕的農民與願意出租或出售農地的土地業權人進行配對。惟有農民反映,過去數年漁護署從未就復耕安排主動聯絡村民,亦無收到該計劃的消息。

「漁護署眼中嘅持份者,只係鄉紳、地產商、大農戶,從來無搵過我哋啲租客或小農戶。」菜農阿強為上水古洞非原居民,與家人同住於區內寮屋逾五十年,向數名地主租用天光甫八斗種(每斗種等於七千二百六十平方呎)耕地務農維生。談起八月與漁護署代表的會面,阿強一臉氣憤。「復耕地點、時間表,全部無回應!淨係識同我哋sell(推銷)農業園,真係火都嚟!」

地主拒續租 寮屋被圍封

政府公布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後,地主於去年底一度決定不再續租予阿強,收回部分農地並以鐵絲網圍封,農產量減少、生計受損,至幾經調解,地主才肯再續租,不過,其寮屋今年底亦將被另一業主收回,「連屋企都就快被人圍封,都無心情顧復耕。」阿強的個案在區內並不罕見,「劏田」現象比比皆是,東北發展尚未展開,部分農民已無田耕,其中塱原由上年底至今,共有約七斗種農地陸續被地主收回圍封。由於漁護署待收地當日方統計區內作業的農戶,遭鐵網圍田、無法耕種的農戶屆時可能不獲賠償。

特殊農地復耕計劃拖延四年仍然零消息,有農民對另一復耕途徑蕉徑農業園亦不樂觀。政府於去年的新農業政策中指出,農業園可用作接收受同一時期進行的政府土地發展計劃影響而需覓地復耕的合資格農戶。惟農業園最快一九年才動工,預期比東北收地還要遲約一年,且落成時間未明,而第一期僅得八公頃農地。

農地被收回 恐需領綜援

在馬屎埔種菜、年屆七十二歲的農夫張先生擔心,明年農地被收回後將失去收入來源,晚年或需要領取綜援過活。「農業園起都要幾年時間,就算真係有耕地畀我,我都未必等到。」張先生跟馬屎埔不少農民一樣,居住的寮屋就建在農地旁,他認為農業園耕住分割的方案在傳統農業上不可行,「交通成本增加,農夫住得太遠都唔方便,好似我哋種菜嘅,半夜三更就要收割、送菜去市場。」

馬屎埔環境關注組成員謝達仁指出,過去曾多次向漁護署查詢特殊復耕的安排,惟一直未獲答覆,至今年八月署方才派人會面一次,「無一個回覆係幫到農民,問佢幾時幫農民做登記,又話未收地做唔到嘢。」對於政府稱農業園能「收留」農民的說法,謝表示難以理解,因該區農民同樣需要安置,「東北發展區內本身有唔少棄置耕地,將來會係綠化地,其實只要劃個角落做復耕已經解決到成件事。」過去他曾向當局表達有關建議,惟統統無下文。

「農民一路被迫遷,漁護署就一路拖延!」立法會議員、北區區議員劉國勳指,由最初區內充斥反對聲音,到現在與農民達成共識,只求有妥善的安置方案,但漁護署卻「交唔出功課」,對此感到相當失望。

漁署稱續溝通 詳情欠奉

漁護署發言人回覆,政府及社工隊一直與包括農戶在內的各持份者保持溝通,了解他們的意見,會推出「特殊農地復耕計劃」協助受收地影響的農民,惟未有回應計劃的進度及細節。發言人又指,以現時農業園規模,相信足以容納該些欲遷移至園內的農戶,如他們願意接受農業園的租賃條款,亦可提出申請。

圖:吳康琦

文:林幸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