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處非撞式欖球隊 訓練決策力

【本報訊】欖球運動總予人球員需激烈衝撞的印象,但從欖球演變、謝絕埋身肉搏的「非撞式欖球」近年日漸流行,入境事務處職員早在九年前已成立非撞式欖球隊,其中女子隊由成立之初只有五人參與,發展至現在超過十五名隊員,更連續四年在紀律部隊非撞式欖球比賽勇奪全年總冠軍。非撞式攬球不能以身體互相衝撞,亦沒有傳統欖球的鬥牛、界外球及附加得分等,但更需要技巧及策略,參加該項運動的入境處職員稱,球場訓練有助執法工作,比賽不時遇到實力更高一籌的對手,要打「逆境波」,更有提升心理質素之效。

○八年成立 隊員堅持練習

入境處○八年成立第一支非撞式欖球隊,現任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李頴儀○七年加入該處,她之前曾入選本港女子欖球代表隊,參與過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大型賽事,由球員投身紀律部隊後,仍然熱愛欖球,○八年遂協助入境處成立了首支非撞式欖球隊,現兼任教練及女子隊隊長,她更曾擔任大型球賽球證,去年里約奧運時是亞洲首位女主裁判執法。

兼顧工作及球隊訓練絕非易事,李頴儀稱,隊員即使剛完成通宵更工作、加完班,仍會堅持訓練,即使訓練時間僅餘三十分鐘,仍用心練習,這些努力亦使她更能堅持下去。

入境事務主任陸佩賢六年前加入球隊,由於初期五名隊員僅僅符合出賽人數要求,身為教練的李頴儀都時常要落場作賽,也沒有更換球員,她直言初期比賽相對辛苦,但球隊訓練提高了她的警覺性及決策力,亦加強了她作為執法者應具備的能力。男子隊成員、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劉永通現駐守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主要負責看管被羈留及等候遣返人士,他表示,非撞式攬球要成功得分,並非單單向前衝就可以,更需要技巧及策略,有如他們前線工作,面對市民時要剛柔並重,避免正面衝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