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峰層常有在治國方略、工作重點問題上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這時就需要在一定層面展開討論、辯論,各抒己見。大家若分歧嚴重,觀點對立,峰層往往會更難定奪。當然,朝廷峰層在許多情況下其實已有「傾向性」,只是要考慮怎樣巧妙服人的「整合」各方意見,作出決策。這時最好有「智者能臣」提出獨闢蹊徑的「高論」,令朝廷抓住「切入點」,在「對立分歧」的各級爭辯中有所迴旋,擺平爭議。
大清光緒年間,洋務派朝廷峰層佔上風,保守勢力也很強大,「老佛爺」慈禧太后對是否再多建鐵路以強國、固國防頗為猶豫,但「傾向性」是若繼續修鐵路就先修建天津——通州鐵路。於是朝廷降旨,交由全國各省督撫展開討論。
支持和反對的都從興建「津通鐵路」是否有利國防為出發,爭執不下。這時,兩廣總督張之洞出奏,「跳脫」以國防為核心的觀點討論主題,以經濟角度為立意,高屋建瓴的宏觀論述,最後將建議落實在緩建天津——通州鐵路、改建盧溝橋——漢口鐵路上。
恭親王見奏,大喜,讚其「別開生面」。張之洞的奏摺因為未主張修建「津通鐵路」而令反對者「大起好感」,反對聲音大減,討論的注意力也「從能否修建這條鐵路轉移到如何修建鐵路」,朝廷整合「不同意見」之空間大增。最後,朝廷決策北京和漢口兩條鐵路同時開工,「兩頭並舉,四達不悖,以為經營全局之計,循序漸進之基」,此「內訌息而外事成」也。
一場本來鬧得不可開交的爭論,因為張之洞的「幾面光滑、立論高峻」之奏摺而化解,也得益於朝廷峰層的善納嘉猷、擺平各方的政治智慧。這對當今中國和香港處理各種爭議之事可有啟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