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項大型基建的共通點都是超支兼延誤,兩者已成為「雙生兒」,每次納稅人都要為此「埋單」。最新一項超支兼未有確實通車時間的基建就是港珠澳大橋,由於建造成本超支近百億人民幣,需由三地分攤,港方須承擔其中廿億,即折合約廿三億港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相信該筆款項會是大橋通車前,最後一次向立法會申撥款項。
平情而論,再有高官「拍心口」稱,涉及超支款項是最後一次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在市民角度來說,真的是「講個信字」,君不見興建多時的西九文化區項目,再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以至近期終於曝光、超支約一百六十五億元的港鐵沙中線工程,全部都陷入超支兼延誤的「命運」。
據報除西九文化區項目自行另闢蹊徑外,包括高鐵香港段等項目均須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並會引申一系列「指定」場景,就是泛民主派「打爛沙盤問到篤」,狠批基建超支屬無底深潭;建制派則會「護航」,包括以「已洗濕咗個頭」、為香港長遠發展着想等為由,即使心中是不情不願,都會力撐追加撥款通過。
面對以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劇本」,港府有必要去思考以下問題,包括檢討基建項目估算的方程式,研究有否優化的空間。事實擺在眼前,每次超支離不開建築材料、人力成本上升等客觀因素,也可能涉及前期工程勘察不夠仔細嚴謹等人為原因,凡此種種若可及早預示,甚至一早為工程項目金額「封頂」,或多或少對控制工程成本均有幫助。至於工程項目延誤啟用的風氣,政府更宜探討是否有明文的懲罰機制,令負責工程項目一方可以加緊內部監管。
一句到尾,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單純「講個信字」的日子已是不合時宜,社會各界是時候為工程項目超支兼延誤頻頻,尋找一條新的解決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