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假難民蠶食本港社會資源,不杜絕假難民湧港問題,只會令香港萬劫不復,亦令人指摘「誰引入假難民,誰就是罪人」。以昨日發生放火殺人的田心新村為例,地區人士形容整條村如「難民營」,南亞兵團「客家佔地主」。元朗及屯門之間的城鄉帶寮屋林立,十多年前起因居民搬走出現「吉屋」,部分業主讓人承包寮屋,再分租予南亞難民,甚至收留非法入境者,令區內形成南亞人比例高達七成的「難民村」,人數及比例更不斷攀升,治安及衞生情況每況愈下,本地居民置身其中反成「少數族裔」,火警、搶劫及毆鬥事件不斷,但當局的新區發展計劃並無安置難民方案,只會將問題轉嫁給另一個區。
困擾本港的難民問題近年惡化,衍生出治安、社會資源分配等種種問題,這個困局其實有歷史背景。本港一九九二年開始實施《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故公約在殖民地時代適用於本港。但回歸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治下的特區政府照單全收,繼續實施公約,有關注團體、學者、立法會議員都曾建議應向內地政府求助,以協助香港退出公約,因為相對國際形象,港府每天用於難民的開支以及處理治安問題的代價,退出是值得的,但回歸時當局不知不覺。
持「行街紙」的南亞人近年湧入元朗、屯門一帶寮屋,其中藍地及洪水橋遍布數以千計的鐵皮木板屋,元朗區區議員鄧家良指,早年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及牲畜養殖,其後大部分居民搬走或獲安置上樓,反而不斷有南亞裔、非裔人士,以及來自各地的難民搬入,本地居民及南亞裔人士比例估計達三比七,令該區變成「難民村」甚至「難民營」,本地人反成「少數族裔」。
鄧家良稱,「難民村」早在十多年前出現,至近六、七年情況愈趨嚴重,治安及衞生情況亦愈來愈差,不時發生搶手機、失竊、打鬥、滋擾及火警,對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他指不時接獲居民投訴,指南亞裔人士在村內流連,「居民街頭見到,喺街尾就會避開,盡量唔會同佢哋接觸,費事有衝突自己蝕底。」
今次奪命火的田心新村,屬於規劃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範圍,鄧指僅該區域內粗略估計已有二千至三千名南亞裔人士聚居,惟因他們均為租客,流動性大,經常「來來去去」,加上大部分人無在租約上登記,故相信當局亦無確實數字。他估計南亞居民數字及所佔比例將不斷上升。
田心新村及附近村落吸引南亞裔人士租住,主因租金平及鄰近輕鐵站。鄧家良指一間約一百呎寮居包水包電,月租約三千五百元至四千元,他們起初以一至兩人名義租住,但不時招呼同鄉「暫住」,不時出現「一屋十人」的盛況。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業主大多並非居於村內,一般不會理會租客國籍及帶來的影響,為方便收租,業主會讓二房東承包部分寮屋,默許其分間出租予難民甚或「無證人士」,以致出現「一屋多伙」的情況。
為發展總面積達七百一十四公頃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區內居民將被重新安置,部分村民可獲安排上樓,當局原本預計第一期住宅可於二○二四年入伙,鄧家良直言:「唔少居民都等緊當局安排上樓,盡快離開呢個地方!」惟計劃至今仍在商討階段,能否如期入伙成疑,居民脫離苦海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