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納米機械人殺癌細胞

導入納米機械人於人體內進行檢測及治療的醫學科技即將實現。香港中文大學、南韓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昨宣布成立「創新醫學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將納米技術帶到臨床階段。未來醫生可透過磁力導航的導管植入人體心臟及腸道,釋出納米機械人深入以往檢查儀器未能進入的微細位置檢查或送藥,甚至殺死癌細胞。

在消化道應用方面,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指出,正研發的磁力導航內窺鏡,未來可在消化道一次過放出一萬至一百萬個微型機械人,加強腸道內掃描成像的對比度,達到早期診斷,讓病人可更快對症下藥。該等機械人日後可攜帶藥物深入人體難以觸碰之處,於腸道內進行標靶式治療,準確消滅有害物,如癌細胞。

準確性高 可應用於通波仔手術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研究中心研發「導絲微型機器人」,以助進行俗稱「通波仔」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醫生可以磁力控制極柔軟的導管進入心臟血管,透過導管末端如頭髮般幼長的「導絲」機器人準確找到心律不正的地方,再釋出納米機械人解決阻塞血管的血塊。不但大大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提升治療準確性。

南韓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機械人工程學系生物微米機械人研究所所長崔弘洙教授表示,可通過磁場控制微型機械人深入血管游走,鑽穿多處堵塞血塊,「當機械人前進到一處鑽開血塊,可以再倒退鑽去血管另一處消除血塊。」他提到,未來研究讓機械人攜帶幹細胞深入人體,期望能達到協助退化器官或組織再生的效果。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說,研究使用磁力導航的導管深入血管,透過導管末端釋出熱力解決血塊堵塞問題,已進入臨床階段。他表示相關機器面積龐大,團隊正研究不斷縮小機器面積,提高技術普及性。

據本港衞生署最新人口健康調查預測,未來十年,三十至七十四歲人口當中,逾一成將患上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大腸癌連續三年成為最高發病率的癌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