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醜聞不絕,「超支」、「延誤」等負面字眼早已成為工程的「關連詞」,最近再添「貪污」二字,令該項國內外均十分關注的國家級基建項目蒙上更多污點。其實土木工程拓展署早於去年中已發現為大橋進行石屎壓力測試報告的承判商懷疑造假,但當時竟私下「放生」對方,僅發出「不合格表現」評核。直至廉政公署今年五月採取行動,揭發測試樣本疑被掉包,有人以金屬校準柱或強力石屎磚代替石屎樣本,土拓署才稱會諮詢法律意見,考慮是否向該公司採取懲處行動。
大橋填海工程曾多次發生嚴重問題,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地爆出飄移醜聞後,路政署更被揭涉嫌違規私自更改填海工序,在全無諮詢公眾及立法會下,將原來號稱環保的「鋼筒樁」填海方式,偷偷改為半鋼筒、半拋石方式興建海堤。香港接線填海工程在二○一四年亦兩度發生海堤「塌方」外移事故,運輸及房屋局、路政署竟涉隱瞞事件兩年秘而不宣,經本報公開事發「災場」的獨家圖片後,公眾才得以目睹填海地坍塌時滿目瘡痍的景象。
大橋香港段工程一向多災多難,動工前已因環評報告遭司法覆核阻撓,令工程延誤逾年。二○一一年開展工程後,又因建築物料價格上升及工人短缺,加上大橋工程存在技術困難,導致香港口岸及相關連接路工程造價由三百億增至三百五十多億元,香港接線亦超支九十億元。大橋工程疑因趕工導致奪命意外頻生,被謔稱為「奈何橋」。
大橋的通車日期更一直是個謎,政府連番推後完工目標日期後,路政署曾多次向外堅稱大橋香港段工程可於今年年底完成並具備通車條件,不過,運房局最近又再改口風,指根據評估,「大橋整體工程力爭於二○一七年年底完工,並將因應跨界通行政策落實措施等因素,以期早日三地同步通車」,當中用上「力爭」、「以期」等不肯定字眼,而且現已臨近「年底」的死線,可見大橋今年通車極之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