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抗菌素研發走下坡

抗菌素是治療細菌感染有效藥物,作用是殺死細菌或使細菌停止繁殖。但它們對於治療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感冒則沒有效用。抗菌素耐藥性是指細菌已對抗菌素產生抗禦能力,抗菌素再不能殺死或對付導致感染的細菌。當細菌對多種常用抗菌素產生耐藥性時,便成為「多重耐藥性細菌」,或俗稱「超級細菌」。

常見導致耐藥性的原因包括漏服藥物、沒有完成整個療程抗菌素,以及在未經指示下服用抗菌素等。抗菌素耐藥性會導致治療細菌感染的方案減少,以及現有的抗菌素並不足以治療嚴重細菌感染。可惜的是,在抗菌素耐藥性問題漸趨嚴重下,研發新類型抗菌素的公司並不多,近年愈來愈少新類型抗菌素推出市面。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七年時有十六種抗菌素在美國註冊,到二○一三至二○一七年則只有七款新抗菌素註冊。長久下去,用以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會愈來愈少,嚴重威脅市民健康。

威脅全球公共衞生

鑑於抗菌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衞生造成威脅,政府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擔任主席,成員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公私營醫院、醫療和護理組織、學術界,以及相關專業團體。可惜,成員並無包括社區藥房代表,若能聽取前線社區藥劑師的意見,相信更有利未來政策制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