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帶領新一屆政府雖然開局順利,社會上吹起和風。政治爭拗與前任比較大幅減少,施政重點聚焦民生政策,可以說得上是初見成效,可惜房屋問題卻捉錯用神,淡化公屋,強化置業階梯中的「綠置居」,結果招惹各界不滿,削弱管治的認受性。
中大亞太研究所十月下旬的民調發現,對施政報告有助解決住屋問題表示認同的,只有三成認為有「頗大」或「很大」幫助;不認同的,則有高達四成八認為「很少」或「完全沒有」幫助,可見新政府的房屋政策不得民心。
梁振英的最後施政報告,其中清楚表明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目標為四十六萬個單位,包括二十萬個公屋單位和八萬個資助出售單位。不過,公屋用地供應仍落後,公屋輪候時間明顯延長」。現實是基層家庭及劏房戶即使望穿秋水,也無法上樓,最新的輪候時間直逼五年大關。
上屆政府總結經驗指出,「若政府及社會不下定決心加快覓地建屋,房屋問題仍然難以解決」,確實擲地有聲。於是林鄭委派「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研究可行選項,並帶引全社會搞一場「大辯論」,凝聚共識,爭取徹底解決「地從哪裏來」這個超級問題。
專責小組認同填海覓地是上佳路向,不過短中期的措施不可免。比如粉嶺高球場佔地一百七十公頃,但只為二千多名會員提供服務,因此政府必須認真檢討其使用價值,興建公屋應是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