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土地供應是大課題

房屋與土地密不可分,土地供應不足,難望房屋數量可如期達標,業界用麵粉與麵包來比喻兩者關係非常恰當。施政報告講房屋的多,講土地的極少,難怪基層市民擔心輪候公屋的時間有長無短,隨時超逾五年。

施政報告明言,「我們欠缺的,似乎不是增加土地的建議,而是整體社會對這些選項的利弊、取捨和優次的共識」。特首林鄭月娥的看法,與前任梁振英不謀而合,後者常言香港不缺土地,只是對利害取捨未有共識。

林鄭為表示有決心爭取社會共識,於是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全面檢視各類土地供應的建議,最重要的要求是小組要成功引領社會討論,甚至來一場大爭論以達致共識。一旦明年內社會有共識,政府可全速增加土地。

專責小組舉行第三次會議,重點探討短租用地及維港以外填海。據悉,政府內部研究清楚點出目前有逾五千三百份短租批地協議,雖然土地總面積高達二千四百公頃,惟大部分用作鐵路及公屋工地,發展潛力實在有限。其實政府高層的思路傾向利用大規模填海解決土地儲備這個棘手問題,在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發展「東大嶼都會」,將是未來的亮點。

具爭議性的議題,將是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議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公屋及非牟利老人院。林鄭在報告中透露,有關部門已展開前期研究。土地供應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大課題,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