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同意填海,指五個近岸填海選址包括屯門龍鼓灘、欣澳、小蠔灣、馬料水、青衣西南及中部水域的東大嶼都會,至少可以提供一千四百公頃土地,滿足未來房屋及經濟發展。小組認為在新區發展或大規模舊區重建,地下空間發展潛力比較大。
小組昨舉行第三次會議,主席黃遠輝會後稱,填海選項早前已經廣泛研究,政府在廿五個地點選出五個認為比較適合填海,影響海洋生態最少,技術上可以克服到障礙。他說小組委員普遍同意五個近岸填海選址,認為土地潛力較大,但無傾向先發展哪一個地方,又指小組委員會明白社會有反對填海的意見,強調進一步落實前必須經過詳細研究及通過城市規劃委員會、環境影響評估等,「我都係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這方面不會放鬆,請大家放心。」
副主席黃澤恩則稱小組亦討論地下空間,當部門提出興建污水處理廠及廢物處理廠等不受歡迎設施時,會先考慮利用地下空間;另外,亦會研究將現有不受歡迎設施搬入岩洞,騰出土地發展。他又說,政府正研究發展銅鑼灣軒尼詩道地下空間作商業用途,又可增加地區聯繫,減少地面擠塞,但市區地底有樁柱及港鐵,工程相當困難及昂貴,因此他認為在新區發展或大規模舊區重建時,地下空間發展潛力較大。
至於空置用地,黃指不少空置用地均屬樓與樓之間的夾縫地,面積介乎數百到數千平方呎,面積太細不足以建屋,但政府答應公開資料,增加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