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面環海,水平線以下棲息的珊瑚魚目不暇給。環保團體Bloom Association自一四年起,招募各路「海底奇兵」進行珊瑚魚普查,至今紀錄逾三百種魚類,並計劃建立網上珊瑚魚資料庫,向公眾展示本港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點呀?搵到咩好嘢?」佘國豪(Stan)興味盎然地問道,急不及待檢視義工潛水員的相機有何「收穫」。Stan在Bloom Association任職海洋生物研究員,三年前與環保工作者杜偉倫(Allen)有感本港魚類圖鑑大多採用標本圖片,顏色或形態可能跟活魚有分別,難以用來辨認品種,於是忽發奇想,招募義工潛水員「下海」拍攝魚類在水底的生態照片,同時紀錄其出沒地點和數量,進行名為114°E Hong Kong Reef Fish Survey的珊瑚魚普查。
有圖有真相,但要拍攝一幅適合放進魚類圖鑑的佳作絕不容易。除要有魚「全相」,斑紋、魚鰭、魚尾等身體特徵都要清楚,還要準確原有色彩。當了義工兩年的Gomen稱,水底攝影需要為相機加裝防水殼,另外配備閃光燈作補光,但最重要還是潛水員控制好自身浮力,才能穩定地拍攝海洋生物。
茫茫大海,該從何找起?Stan表示,義工要理解不同品種魚類的習性和行為:「有啲魚只會喺特定生態環境出沒,有啲魚對潛水員較好奇,就算游開咗都未必走得遠,甚至會返轉頭。」如何「埋身」拍照也是一大學問,Allen指潛水員一定要有耐性:「啲魚見你咁大動作,未見到你就已經嚇走咗啦。」
三年來,兩人與一眾義工花逾二千小時在水底作紀錄,Allen最難忘一次到離岸較遠海域進行普查:「當日水底能見度大約有七米,準備上水時身後突然有一大群鱆紅魚游過,差唔多有五十條,成幅牆咁樣!」他指不少人以為這些蔚為奇觀的場面,只出現於外地或生態紀錄片,「其實香港都有o架!水底能見度好時,香港海洋生態未必比其他地方遜色,但的確急需更多嘅保護。」
「現時已經紀錄到三百幾種魚,部分地點更有過百種!」Stan希望這項持續的珊瑚魚普查,能提供更具參考性的海洋生態資料,「每逢有發展項目,唔少人都關注對環境有冇造成影響,點解唔早啲做研究,了解唔同地方有咩品種需要保護?」早前他已着手於社交媒體分享珊瑚魚普查的趣聞和辨別魚類心得,明年更計劃建立一個網上魚類資料庫,讓公眾以至國際學術界,也能查閱搜集得來的數據和成果。
圖/文:林幸泉、關萬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