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肚瀉或炎症性腸病

腹痛、肚瀉長期持續不斷尾,慎防非一般腸胃病,而是嚴重的炎症性腸病。中文大學研究近三十年文獻發現,本港炎症性腸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由每百萬人一宗升至二十六宗。此症病理成因仍是謎,研究團隊估計與環境、飲食習慣有關。年輕患者沈小姐一向不煙不酒,身體健康,豈料去年突然確診,短短一年間,她經歷切腸手術、吊營養液、服抗排斥藥等,直言能夠生存已是奇迹。

炎症性腸病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徵包括大便帶血、腹瀉、腹痛、發燒等。發病年齡一般約二十至四十歲,患者的消化道發炎潰爛,影響進食及吸收營養,嚴重病人要切除腸道,後遺症伴隨一生。

前教師中招 兩度切除小腸

現年廿九歲的沈小姐去年六月因腹瀉入院,一度屙血及嘔吐,其後確診克隆氏症,最初「以為係一般腸胃炎,住兩日醫院就走得」,結果沈小姐至今仍留院。她兩次切除小腸,病情略為穩定後,只可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並要輸營養液補充,以往最愛的生蠔、刺身統統放棄。她昨憶述,「由細到大都好健康」,對於患此病感疑惑,估計可能與曾教書三年承受壓力有關,「工時長,教書辛苦」。醫生表示,病人將來出院後仍需吊營養液及服藥控制病情。

病因未明 港發病率趨上升

中大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合作研究全球一萬一千多份有關炎症性腸病的文獻,發現香港在一九八一至八五年的發病率為每百萬人一宗,近年上升至二十六宗。研究團隊指出,現時本港公立醫院約有五千宗個案,預計二○二五年全中國將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宗病例。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現時仍未知道病因。海外有實驗發現,老鼠進食用於雪糕、糖果、花生醬的食物添加劑後,腸內有發炎症狀,但未能確診是炎症性腸病。未來中大朝此方向繼續研究,從飲食習慣入手,了解食物如何導致發病等。又會進行胎糞研究,透過初生嬰的糞便,嘗試在人體基因、母親飲食及微生物群等方面尋元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