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管啟用一年空中危機爆升

民航處耗資十五億元購入新空管系統AutoTrac III,原意加強本港航空安全,但新空管系統啟用近一年,安全事故竟然不減反增,航機飛行間距不足事故更創下六年新高,敲響民航安全的警鐘!民航處透露截至上月底為止,香港飛行情報區今年已發生多達十五宗間距不足事故,不但較去年急增五成,而且遠高於過去五年每年的數字;而涉及程度較低的輕微技術事故的數目更相等於過去三年的總和,令人質疑新空管系統成效。關注航空界人士直指情況匪夷所思,促請民航處交代每宗事故的成因;立法會議員則認為民航處有必要盡快檢討新空管系統。

航機垂直距離至少千呎

按國際民航組織的安全標準,航機的平面距離應至少有五海里,而垂直距離則應至少有一千呎。根據民航處數字,過去五年分別有八至十二宗間距不足事故發生於香港飛行情報區,但截至上月廿六日,今年已發生多達十五宗飛行間距不足事故,創六年以來新高,與去年全年的十宗相比,大增五成。

至於輕微技術事故數字同樣創新高。輕微技術事故是指飛行間距「一瞬間」低於標準百分之十以下。截至上月廿六日,今年已發生十宗相關事故,數目更達過去三年同類事故的總和(見表)。

未及時發「預測衝突警告」

新空管系統去年十一月啟用後即接二連三發生事故,今年初,傳媒踢爆單是一月份便發生至少三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及三宗輕微技術事故,據悉,當中部分事故原因是新空管系統未能及時發出「預測衝突警告」所致。根據新空管系統的設定,當兩機出現間距不足時須發出「衝突警告」,而在此前至少六十秒,系統須發出「預測衝突警告」。

各界促交代事故成因檢討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更換新空管系統後間距不足宗數創新高,令人懷疑與新系統有關,「新系統應該好啲、安全啲,但結果比以往仲差,(民航處)好需要檢討,唔係話(宗數)符合國際標準就得!」

譚又指新系統之前多次顯示錯誤的航機高度,可能引致間距不足,「航機顯示咗第二個高度,可能同其他航機有conflicts(衝突)都唔知」,而誤鳴等系統出錯,亦有機會擾亂空管人員,令他們未能在發生間距不足前採取適當預防措施,「(預警)應響唔響,唔應該響又走去響,好似『狼來了』咁」,要求民航處徹查事故是否由新系統引致,或緣於人手不足又或其他設備上的問題,並交代日後事故是否全由獨立民航意外調查機構負責調查。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批評民航處當日趕換空管系統,即使新系統於測試期間事故「連環爆」,仍一意孤行無押後啟用日期,而事隔一年,新系統運作理應趨穩定,但「一年都仲咁多問題,有啲奇怪」,促請民航處在年終報告中分析每宗事故的背後成因、改善措施及措施執行的狀況,重拾市民對本港民航安全的信心。

處方強調無出現相撞危險

民航處回應時強調,已根據國際慣例及既定程序,調查每宗間距不足事故,發現所有涉事航機於事發時均受控,無對航空安全構成威脅,亦從無出現相撞危險。該處引述航管系統專家小組認為,飛行間距不足成因眾多,包括惡劣天氣、運作程序和人為因素等。民航處更死撐本地相關數據已優於國際表現。

記者楊嘉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