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帶一路」於二○一三年推出以來,香港一直被外界定位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預計是將自身金融或專業服務的優勢推廣至「帶路」沿線地區。就此,政府不敢怠慢,先後成立「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及辦公室,新一屆的政府亦將其併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成為常設機構,並會適時增加工作人手。
不過,以往港人的所謂「國際」視野,一般泛指歐美發達地區,頂多兼及東盟澳紐,基本上與許多「帶路」沿線地方不太拉上關係。況且,沿線地區的確似乎是那麼遠這麼近般,許多港人對「帶路」各地政經環境、風土人情均只是「一知半解」,故香港最終能否接上「超級聯繫人」的重擔就成為疑問。
記得數十年前尚未回歸之際,因內地新聞封閉及通訊科技不發達的緣故,內地的「國情」同樣對於許多港人來說是一個謎。當時除了中文大學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積極搜羅並整理有關中國內地的資料外,本港其他大學或研究機構一直對「中國研究」的架構設立及課題研究欠奉。直至回歸前後,眼見兩地交往日漸頻繁,「中國研究」蔚然成風,多間大學先後開辦相關課程及成立研究中心,為本地培養人才之餘,亦成為亞太地區其中一個學科重鎮。香港便成為了「中國研究」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時至今天,香港需要聯繫的不只是內地及歐美發達地區,更是遠及中東、東歐的「帶路」地區。環顧現時的配套,何其像當年尚未發展起來的「中國研究」?現時,有哪所院校在積極推廣阿拉伯語或其他「帶路」地區語言?就算有,也僅是寥寥可數。當有學生真的希望學習相關語種時,礙於缺乏人才或資源,最終必然面對不少困難。再說,現時有哪間大學設有中東、東盟,甚至非洲的交流項目?可能是有,但現時的項目卻只是集中在傳統英美澳加的發達地區。要知道,只有與當地人長時間接觸,才能真正了解一地的風土人情,同時建立起兩地的關係。
港府於二○一六年施政報告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撥款十億港元創設機制,以令「帶路」地區的傑出學生來港就讀學位課程。可惜項目甫出台之際,即被立法會的反對派誣衊成「政治獻媚」,甚至直指其是「對香港無好處」;而建制部分議員亦認為,招攬「帶路」地區學生來港就讀,但將之分散於各大院校,對提升國際化程度的效用並不大。最終,十億撥款只能胎死腹中,使到政府轉向商界尋求贊助,以權宜之計繼續推行獎學金。
我認為教育事業真的不能以短期收益衡量,哪怕獎學金一時三刻未能反映成效,但「一帶一路」獎學金還是值得推行的。試想想,現時香港人要接觸到「帶路」地區人民的機會實在不多,讓他們來港學習數年,是使我們本地學生有所交流之餘,亦希望藉其畢業後將香港文化帶回當地。況且,獎學金名額稀少珍貴,能來港的學生必然是優中擇優,將來較大機會成為當地優質人才,與其建立學術或文化關係,對兩地的長遠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
事實上,香港的教育局不妨多走幾步,以牽頭角色帶領香港八大院校走向世界,多與「帶路」各國的教育部門簽訂合作協議,甚至直接與不同區域的「龍頭」大學聯繫,例如俄羅斯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或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等,做好「民心相通」的第一步。
教育與文化的傳播,實不應過分執着一時三刻的成果得失,否則搞得本港與「帶路」文化不協調相通,最終丟掉「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到時就欲哭無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