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市民批評現時醫療服務投訴機制缺乏效率,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昨日審議改革醫委會的《醫生註冊修例草案》,揭醫務委員會現時積壓約七百六十宗個案,市民投訴後,平均需苦候六年才完成研訊,積壓的個案中,有約三百三十宗正由醫委會的初步偵訊委員會作初步考慮,該會另外處理約三百三十宗,還有約一百宗處於研訊階段。
食物及衞生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衞生)方毅在會上表示,修訂草案將改善醫委會的投訴調查和紀律研訊機制,包括把研訊改由聆訊小組進行,以加快投訴個案處理。
至於醫委會改革中最具爭議性的有限度註冊部分,食衞局醫療規劃及發展統籌處處長孫玉菡表示,草案修訂只是把海外醫生註冊年期由一年延長至三年,審批標準與以往一樣嚴謹;有限度註冊醫生與其他本地醫生一樣,每年需要向醫委會提交執業證明書。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質疑,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都可申請有限度註冊醫生來港,但並無統一門檻和準則,擔心來港的海外醫生水平不受監管。
醫委會主席劉允怡表示,兩間大學的海外醫生除提供臨床服務,亦要兼顧科研和教學,不應過分收緊。
他又指本地醫生需要到外國培訓或認識新科技,外國亦希望得到來港訓練的機會,像一種交換計劃,若收緊來港海外醫生門檻,有機會阻礙本地醫生培訓或引入醫療科技:「閂了這道門,你都唔畀我啲醫生嚟,我點解要畀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