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為貨櫃屋做實驗

「貨櫃屋」受到廣泛注目,皆因一旦推行,規模較大且速度較快。外國經驗證實可行,內地有組件供應商可提供建材,前景不俗,遠較「共享房屋」更具成本效益,似乎政府亦樂見其成,可惜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貨櫃屋」觸及政策層面,受現行法例規範,即使政府表示可考慮拆牆鬆縛,亦絕非一時三刻可以做得到。公眾諮詢再加區議會討論,還要經過隨時因爭拗不絕引起頻繁拉布的立法會,導致遲遲未能付諸落實,這可是政治現實。

雖然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貨櫃屋」較傳統建築技術節省人手及時間,但地政總署署長陳松青則直言,現時未有政策安排可以讓民間團體,申請將土地用作興建臨時房屋,署長更指出政府需時深入研究。

所以政府期望民間團體可以先導計劃形式做此試驗,看看是否可行,好過要處理冗長的政策過程,最終或會被輿論批評遲遲未能到位。社聯日前透露,過去大半年一直有做相關研究,曾視察數幅具潛力的土地,亦初步有「良心發展商」願以象徵式一元租出土地,如果一切順利,最快可於明年推出。

估計在個別地段以實驗方式試行「貨櫃屋」應無問題,一旦大規模推行,則交通安排及社區設施配套等問題必將浮面。日前有報道指,沙田水泉澳邨的居民,不滿早上繁忙時段塞車,認為運輸署對交通流量的估計失準。未來要建「貨櫃屋邨」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