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危機補鑊遲 人禍不絕飲難安

鉛水風波發生兩年多後,當局終於推出補鑊措施,姍姍來遲且不說,更因為抽樣檢測少、檢測非強制性以及換水喉工程拖拖拉拉,令有關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難怪措施推出後劣評如潮,不少居民批評當局補鑊欠缺誠意。

鉛水危機涉及多個屋邨,受害者數以萬計,更有多名兒童患有發育遲緩症,疑與飲用鉛水有關。表面上,水喉匠安裝水喉時使用含鉛焊料,導致食水污染,實際上,鉛水事故是無王管的必然結果,如果當局一早對水管承辦商、水喉匠的資質進行監管,嚴格檢驗工程質量,對食水勤加檢測,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一言以蔽之,鉛水危機是人禍,是官僚作風之禍。

港府亡羊補牢,昨日提出「提升香港食水安全行動計劃」,打算從五個方面入手,除了優化現時的水質監測水平,設立水喉承建商註冊制度,還將成立一個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負責就食水安全事宜向當局提供意見,及研究制訂一套符合食水安全規管的制度。觀乎有關補鑊措施,似乎面面俱到,其實魔鬼在細節中,因為監察食水安全的一個最關鍵因素,就是抽查樣本的數量,數量愈多,數據愈可靠,安全愈有保障,但當局僅抽查六百多個樣本,與全港人口及屋邨數量根本不成比例,而抽查非強制性,亦為當局偷懶留下空間。正如有居民指出,每一棟大廈至少要八至十個水辦,如今樣本既少,還在拖至年底才落實,足證欠缺誠意。

還有,鉛水調查委員會曾發表報告,要求港府檢視○五年以後落成公屋的靜止水,即「頭啖水」樣辦,如今港府來一招偷龍轉鳳,不僅拒絕為所有合資格公屋驗水,新的驗水計劃中的取水樣本也非頭啖水,貨不對辦,勢必影響驗水的準確性。再說,有關諮詢委員會由發展局成立,有關成員如無例外都是與官方友好人士,獨立性及公正性難免受到質疑。

同樣令人詬病的是,當局曾承諾為所有受影響屋邨更換問題水喉,兩年過去了,只有兩成住戶完成更換,其他的要麼在「家訪」階段,要麼根本還沒有接觸,按此蝸步龜行,至少還須十年、八年才能完成全部水喉更換工作,那就意味着,懷疑含鉛水喉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存在,有關居民將繼續飲用有質量問題的水,這與慢性謀殺有甚麼區別?更換水喉並非大工程,更不是高科技,為甚麼要拖那麼久?如果當局有把居民的安全放在心上,絕不可能坐視如此工作進度。

香港要真正解決食水安全問題,惟有落實問責制。問題恰恰發生在這裏,香港名義上有高官問責制,其實早就淪為有責不問,有問不責,官員不論犯多大錯都不會受懲罰,笑罵由你笑罵,好官我自為之,而在鉛水事故中,失職官員更獲得「官到無求膽自大」的上司包庇,有恃無恐。可以說,官官相護的作風不改,不管食水安全也好,食品安全也罷,都無法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