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的邊境矛盾根本未能真正止息,因金磚五國會議而隱忍一時,但兩國元首會面後,彼此的矛盾又陸續浮現。印度陸軍參謀長在一個軍方智庫演講時,形容中國「像切香腸一樣」,逐步佔領印度的領土,測試印方的底線,巴基斯坦也想趁火打劫,故軍隊必須時刻準備好作「兩線作戰」。據說印軍已接獲命令,要注意中方的重要工程和直升機停機坪等活動,軍方亦派出無人機作高空監察。
早前的中印軍隊對峙,是因印軍越境制止中方在邊境修路而起,如今衝突暫息,但中國有否承諾不再開展修路工程一直成謎。從印度軍方高層日前講話,以至印兵的種種行動可見,中國應沒作出明確的停工承諾,充其量只是暫緩開工而已。事實上,中國如果認為開展工程是合情合理的,絕不應為追求和平而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利和原則。
但何謂合情合理,則可以用更包容、更廣大的外交眼光作衡量。我方認為在自己國土內應有權開展任何工程;印方則認為是處地方屬敏感區域,將來一旦出現任何爭端,有了新建公路,印度隨時會被別國派兵將其國土斬作兩截,故不得不作防備。
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作戰,國內又常生變亂,致使新德里平素猶如驚弓之鳥,常生杞人之憂,這也是值得體諒與同情的。中國作為泱泱大國,可以考慮適當地包容一下對方,在不可讓處固然一分都不能讓,但在可讓之處就不妨多讓一點吧。
譬如甲、乙兩國共用一條河流,上游在甲國,下游在乙國,甲國於境內雖說有權處理河內的水、泥和沙,但因如何處理會直接影響到下游國,所以上游國是負有一定的道義責任。故中國可多從道義角度作衡量,再好好規劃邊境的修路工作該如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