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泛民與自決派切割

為保住立法會的否決權,傳統泛民與本土自決派在危機感的驅使下抱團取暖,爭取打贏立法會為議席出缺所做的補選,期望重奪失去的五個直選及一個功能議席。能否如願,要看法院對提呈上訴的裁決及選管會的決定,箇中不確定的因素頗多。

自從去年立法會選舉之後,政論界即現「三個板塊」之說,即建制、泛民與本土自決派「三分天下」。不過,泛民溫和派不認同此說,用「非建制」來整合與本土自決派的關係,揚言立法會依舊是兩陣對壘,不存在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本土自決派要搶奪民主運動的主導權。

可惜自決派不領情,採取激進手法挑戰政府及中央,在宣誓過程中以「創意手段」冒犯社會主流民意,招惹政府介入司法程序及迫使人大主動釋法,令政情急轉直下。於是自決派朝港獨方向移動,與傳統泛民的政治定位漸行漸遠,所謂非建制陣營其實一直是兩個板塊,何來整合可言。

自決派在政治論述上視港獨為其中一個可接受的選項,抗拒一國兩制及《基本法》,與傳統泛民的政治取向明顯不同,後者接受一國兩制及在《基本法》的框架下以爭取普選特首及立法會全部議席為目標。

終審法院及上訴庭近期連串裁決,壓縮了自決派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參加選舉、社運抗爭,以至宣揚港獨,前景皆不容樂觀。傳統泛民,就其生存及發展而言,必須與自決派切割,是可以預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