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歷史贖罪過猶不及

美國首都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最近招收了一位六十三歲「超齡」學生,科倫布原本是一位廚師,卻因為是一位黑奴的後裔,最終獲校方優先取錄。一五年,該校發起一項名為「奴隸、記憶與和解」的研究項目,並尋找了二百多名黑奴及他們的後代,並為蓄奴和販賣人口的歷史道歉,科倫布獲破格取錄,正是計劃的一部分。

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反省歷史過錯,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必要條件,精英知識分子更是責無旁貸。事實上,「種族融和」這門功課,美國人學了二百多年,仍是「路漫漫兮其修遠」。就在同一時間,一名白人警察執勤期間,懷疑為了「安撫」一名乘客,竟說出「我們只射殺黑人」的言論,這就難怪近年黑人發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怒吼了。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為了「贖罪」,錄取原本並不夠資格的學生,難免引發公平問題。正如有人質疑,有關做法可能導致一些原本夠資格的學生不得不讓位予受優先對待的申請人。想想也是,「黑奴」當年儘管受盡剝削,但他們始終不像印度的「低等種姓」那樣,受到系統性歧視;又如果「黑奴」後裔應該得到厚待,當年賣豬仔過來的華工子弟,是不是也得有同等待遇?

這正是為甚麼美國高校「強制優待」(Affirmative Action)政策一直備受爭議。在這個制度下,黑人的SAT考試分數要求最低,拉丁裔其次,其後是白人,亞裔生分數要求最高,你可以說這是在收生標準上搞「抑強扶弱」,也可以說是「懲罰」成績優良的學生。情況就如一些歐洲國家受左翼思想影響,政府組閣傾向在性別、種族等定下比例,為了政治正確不惜犧牲「用人唯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