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困飛鵝山的男女,在狂風暴雨下身處懸崖,險上加險,令救援人員同陷險境,其中四名消防員摸黑搜索,與被困男女會合,而增援人員被山洪造成的「飛天瀑布」攔腰截斷去路,加上女事主腳部受傷,風勢雨勢持續增大,所有登山的營救人員只能原地待天氣好轉,期間全靠俗稱「山兔袋」的山嶺搜救「保命袋」抵飢解渴,袋內有乾糧及電解質飲品、雨衣及保暖錫紙氈等,並分給被困的男女保持體力,而錫紙氈被用來和現場樹枝搭起臨時「避難所」,讓兩男女和拯救人員闖出險境。
據悉,消防搜救隊伍在發現兩名求助人之後,其中四名人員率先接觸到遇險男女,並一直陪伴在側,但雨勢隨後增大,回程時石澗突有洪水湧下,如「小瀑布」般傾瀉而下,加上地勢險峻且濕滑,營救人員和被困男女無法再移動。
其後,眾人在一個較安全位置暫避,以繩索把自己及被救者穩固,而其他增援的人員在山林的不同地方亦被阻,只能各自找安全地點自保,度過一個風雨交加的長夜,幸各人隨身攜帶俗稱「山兔袋」、較正常背囊體積小的山嶺搜救裝備,提供基本的能量完成任務,另外,亦有增援人員孭住背囊或獨立水袋上山供水。
據了解,該「山兔袋」內有餅乾、能量棒等乾糧、電解質飲品、保暖錫紙氈及雨衣,食物及飲品一般都「預埋傷者嗰份」、「夠食」,讓搜救人員及被困男女可充飢解渴和保暖,保持體力,等待進一步救援。現場消息稱,為捱過風雨吹襲,營救人員利用錫紙氈搭起「有蓋」避雨亭,以樹枝為支架搭出簡易帳篷,堅守至昨晨待「瀑布」減弱才把二人救出。
據知,「山兔袋」是近年消防攀山拯救人員的新增裝備。去年二月強烈寒潮襲港,大批市民瘋湧至大帽山及飛鵝山看結霜,惟道路結冰,有市民出現低溫症及跣倒受傷,亦為消防構成搜救困難,此後前線消防車輛,特別是會多負責山嶺搜救的消防局和消防搶救車上,更廣泛地配備「山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