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隱患多,毋庸置疑,如何處理工廈問題,已成老大難。拖延令深層次問題變得愈趨複雜,變成惡性循環,只有下大決心,指定一個政策局負責統籌協調相關局與部門,在合理限期內逐步理順不同法律與執行的安排,才能挽回市民的信心。
特首林鄭月娥曾任發展局局長,主理活化工廈政策,對箇中的結構性老大難應有深切體會。她日前公開宣示要以新思維解救工廈隱患,令問題露出曙光,不過地區人士還是將信將疑,端看發展局如何迎難而上。
現時全港一千四百幢工廈,由於業權分散,實際上處於「無王管」的狀態。據統計顯示,自一九九九年有強拍條例以來,政府推動工廈拆卸重建並不成功。新思維的內涵之一,是政府要協助業主整合分散業權,以加快強拍重建。
由於市區樓面供應緊張,劏房有價,工廈業權分散,直接或間接鼓勵違法興建劏房謀利。葵涌工廈日前的奪命火揭出驚人案例,由原先一個單位違規劏成十七個獨立房間,利潤可觀,問題是全部房間都不符耐火及逃生的安全標準。
去年牛頭角迷你倉大火之後,由消防處主持的巡查組發現,在已巡查的八百八十多間迷你倉中,高達八成六存在安全隱患。在修改法例加強監管的過渡期間,政府宜抽調更多人手強化巡查,加強懲罰,運用行之有效的「釘契」手段,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