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正能量:破障藝力

藝術可以反映人的內心,成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對不善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智障人士而言,更是他們和別人交流、介紹自己的方法。有環保團體夥拍非牟利機構舉行藝術工作坊,鼓勵智障人士以廢棄物料發揮創意,製作成不同種類的藝術品,並以公開展覽的方式,讓公眾認識這一群小眾的內心世界。

紙皮的背後,畫上色彩繽紛的圖案;報紙包成的「機械人」,以塑膠彩髹得栩栩如生,這些創意十足的作品,全都出自一班智障人士的巧手。環保團體「拾坊」聯同樂智協會策劃藝術工作坊「我們的東西」,讓參加者發揮創意,以介紹自己和圍繞身邊的事物為題,創作作品。「我希望透過呢啲作品將環保同藝術結合。」參加者Jacky一邊捧着以自己為創作藍本的「機械人」一邊介紹,他以廢棄的膠樽、薯片罐作機械人的軀幹,再以報紙和紙皮包好,最後髹上自己喜愛的顏色,細看之下儼如「迷你Jacky」一樣。

冀社會改觀 認識小眾世界

「我想做一個瓷器老師,可以教其他同學一齊做。」另一位參加者穎蕎深受工作坊啟發,參加期間對藝術愈感興趣,其中對製作紙黏土的印象尤其深刻。穎蕎的其中一份作品,是一幅以紙黏土砌成的七色城牆,她解釋,石頭形狀的紙黏土髹上天馬行空的彩色,代表自由和開放,令她十分嚮往。參加者嘉儀則最喜愛畫在紙皮上的自畫像,畫作上除了有自己,還有她最喜愛的大笨象公仔和隨身攜帶的紅色銀包。

「我覺得智障人士同廢棄物料某程度上有一個共通點,希望呢個工作坊同公開展覽可以令更加多人關注佢哋,明白佢哋。」擔任活動統籌的樂智協會程序幹事黃貞嚴解釋,膠樽和紙皮等廢棄物料可能對大眾來說沒有用處,而智障人士則未必達到一般社會大眾的要求而成為小眾,兩者均是不被需要甚至被排斥的一群,「其實社會只要轉個諗法,加少少創意,佢哋都係一啲好靚嘅藝術品同一班好有用嘅人。」

圖:關萬亨

文:陳名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