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對手宜各個擊破

打開本月二十五日《東方日報》的「兩岸新聞」版,同日有四段中國和其他地區出現軍事矛盾的新聞。解放軍兩架殲10戰機在黃海攔截美國偵察機;我國四架轟6K戰機在一個月內第三度繞台灣飛行,台空軍緊急派飛機監視;越南突然中止在南海「136-03區塊」鑽探天然氣,因為中國威脅若工程不停止,將會攻擊越方在南沙群島的基地;我國國防部警告印度,不要心存僥倖,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這問題就來了,中國是否有心向印度動兵?如果是,就該集中精力應對這個敵人,此時不應廣結仇家,從戰略角度也宜各個擊破,如果同時樹立太多對手,便不算明智了。

上述四宗軍事矛盾中,除印度以外,其他都是不急之務。美國偵察機在公海上空航行,原則上仍算合乎國際法規;海峽兩岸基本上維持和平狀態,就算台獨聲音有上升勢頭,也不急於要在此時對其作軍事威嚇;越南在南海已打了超過一千口油井,中國當然應設法制止對方繼續拓展,但偏在中印有戰爭危機時,才用雷霆手段震懾越南,假如越南不退讓,解放軍豈非要同時對越、印兩國作戰?這在戰術上未必是最明智的抉擇。

《孫子兵法》指出,戰爭成敗的要素有五項,分別是道、天、地、將、法,其中「道」是排在第一位。所謂道,是指這場戰爭能否合乎道義,在當代社會,是否合乎道義,一定程度上就是看你是否得到輿論的支持。一旦中國與印度開戰,國際輿論普遍會站於哪一方,實在難說,估計也是各有支持者,但如果中國同時樹敵太多,一定會減少了支持的聲音,我們何不讓自己站在更有利的位置?

中國不怕對手多,若然一個對一個的「單挑」,我們誰也不怕,怕只怕同時要應付太多敵人,雙拳難敵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