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泛民主派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在政圈及社會上帶來震動及廣泛議論,是可以預期的事,即時的效應非常明顯,泛民連同游梁宣誓案,合共失去六席,在議會內成為真正的少數派,在立法會投票時陷入被動。
上周三財委會表決撥款議案,泛民原來的主流共識是支持三十六億元教育撥款,但對其他民生項目則自行決定支持與否。激進派原擬採取拉布向政府施壓,但泛民在無共識及有效協調下,被建制派偷襲,最終「意外地」額外通過多五項撥款,成為輸家。在變成少數派的情況下,除非在年內進行補選及再次贏取足夠議席,否則十月立法會重開之後,類似上述的議會重大表決時刻,泛民無可避免仍處於被動,情況難以樂觀,是可以斷言的事。
取消資格案的走勢,在去年十一月人大主動釋法之後,法院的裁決,據法律界估計,將極不利在宣誓過程中的「加料」者。幾可肯定的是,四名泛民議員會力爭上訴以扭轉頹局,他們的支持者亦力主上訴爭取反勝。終審法院將於下月二十五日就游梁宣誓案是否合資格上訴作出裁決,判詞將帶來重要啟示,影響深遠,對未來立法會補選也會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
連串事件對泛民陣營帶來打擊,士氣受損在所難免。近日泛民打算倒戈一擊,在一地兩檢問題上企硬,挑戰港府及中央,實行以政治化手段處理問題,以扭轉頹勢,不過與主流民意相沖之下,得失難以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