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約五十六萬人為乙型肝炎帶菌者,他們並沒有明顯病徵,但若不定期檢查及早治療,約四分一的乙肝帶菌者可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曾有廿多歲年輕醫生能醫不自醫,身體不適求診時已罹患末期肝癌,不足半年後病逝。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指出,市面上的體檢計劃繁多,度身高體重也視作檢查項目。專科醫生呼籲市民應細閱檢查項目,選擇含檢測肝酵素的驗肝檢查,才能準確知道肝臟健康情況。
全港約百分之八人口、即約五十六萬人為乙肝帶菌者,患者透過母體、血液或體液傳染。他們大多數沒有病徵,病毒對身體亦無明顯破壞,部分帶菌者容易患慢性肝炎。約四分一帶菌者最終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施蘊知指出,曾有二十多歲年輕的家庭醫生,本身是乙肝帶菌者,因工作繁忙,能醫不自醫,沒有時間定期檢查肝臟情況。及後因傷風感冒及持續發燒一星期,向她求醫,照X光後赫然發現他的肝癌細胞已擴散,不消半年因末期肝癌病逝。
施蘊知指出,乙肝帶菌者必須定期身體檢查控制病情。市面上體檢套餐繁多且參差不齊,包括「基本」、「綜合」、「全面」等大包圍套餐,部分並非按醫學判斷或臨床需要而定的檢查項目。有體檢套餐聲稱檢查項目多達八十七項,但當中將度高、體重當作兩個獨立項目。施說,這種大包圍檢測,能準確檢測到患某種疾病的比率或低於百分之二十。
她建議,若要正確檢測肝功能,應選擇檢測肝酵素,即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另外亦要配合檢查甲胎蛋白及其他相關項目。年輕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長者可加密至半年檢查一次。若想控制乙肝病毒不惡化,除定期檢查外,患者必須保持健康生活模式、均衡飲食、避免飲酒。帶菌者應採取安全性行為,並預防經血液接觸傳播病毒,減低傳染身邊人的風險。
記者陳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