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求職陷阱 苦主孭債百萬

「毋須經驗、月薪萬八」?青少年切勿為搵快錢而跌進暑期工陷阱。警方指今年上半年的求職騙案受害人有增加,有受害人應徵代買手機,被「僱主」要求交出身份證及信用卡,結果被盜用作貸款及「碌卡」,損失近百萬元;上月亦有一名十八歲青年透過社交媒體應徵,結果被騙到元朗一間財務公司借錢一萬元,騙徒聲稱可以「一萬變兩萬」,對方取得款項後便逃之夭夭。

數字顯示,警方今年上半年共接獲十六宗求職騙案,較去年同期微跌一宗,共有廿四名受害人,較去年同期的廿二人略增,損失金額為卅二萬九千多元。

電騙中招 4成30歲以下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游健雄昨指,本港過去數年的罪案率有下降趨勢,但詐騙案則上升,其中電話騙案的受害人更有四成是三十歲以下年輕人,適逢中學文憑試放榜後是搵暑期工高峰期,而社交媒體日漸普及,求職者往往在不知招聘者身份情況下應徵,結果被騙去金錢。

游健雄指,求職騙案主要有四種犯案手法,包括騙取求職者金錢,如先墊支費用、要求求職者交出身份證及電話號碼進行非法活動、游說求職者申請貸款、及招聘求職者運送違禁品或毒品。

墊支費用方面,較常見是以不同名目收取求職者費用,例如有年輕人於交友網站看見招聘兼職文員廣告,列明毋須學歷,更有可觀收入,其後騙徒要求求職者付數千元行政費,稱之後會退還,但求職者入數到銀行戶口後,騙徒已告失蹤。

徵收行政費 利誘往貸款

另一種是要求求職者交出身份證等進行非法活動,讓受害人承擔相關債務,有受害人提供信用卡,卻被非法套取金錢,去年損失金額最高的求職騙案受害人年約四十八歲,應徵出機員代買手機,需向「僱主」交出身份證及信用卡,惟被盜用身份借貸七十多萬港元,信用卡更被「碌」走二十多萬港元,總損失近百萬元。

騙徒亦會利誘入世未深的青少年申請貸款,上月廿四日,一名十八歲青年透過社交媒體看見招聘廣告,聘請全職或兼職,註明毋須經驗,月薪高達一萬八千元,受害人其後被騙到元朗「見工」,原來是到一間財務公司借錢,「僱主」聲稱貸款可以「愈碌愈大」一萬變兩萬,結果受害人不虞有詐,借取一萬元後交予「僱主」的同黨,對方事後去如黃鶴。警方本月十一日在天水圍拘捕疑犯,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法取得財產。

游健雄提醒青少年切勿被人工高、回報高、工作簡單及毋須經驗等字眼所吸引,至於要貼錢打工及被借用身份證、信用卡的「工作」,均是陷阱重重,呼籲青少年要小心謹慎,如對方要求參加投資、傳銷,便不應輕易簽署文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