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是廿四氣節中的「大暑」,意味全年中最熱的一天,不少人或選擇留在室內避暑納涼。註冊中醫師提醒,中暑有陰陽之分,過度消暑反令濕邪乘虛而入,引起「陰暑」。尤其是患有鼻敏感和哮喘人士,如在春夏季節勁歎冷氣和過量進食生冷食物,有機會加重打噴嚏等反覆徵狀,待至進入秋冬將一發不可收拾,後患無窮。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天地間的陽氣最為旺盛,人們亦容易口乾丶熱氣丶心火盛。註冊中醫師何慧潔指出,市民如長時間在戶外逗留活動,容易出現暈眩等徵狀,中醫角度稱為「陽暑」。由於香港夏天多雨潮濕,暑邪亦多兼挾濕邪,即使不出家門半步亦有機會中「陰暑」,例如過量吃喝凍飲丶雪糕丶西瓜等生冷食物,雖可感受短暫涼意,但會令脾胃受寒,有機會出現嘔吐丶腹痛丶肚瀉。
此外,長時間逗留冷氣場所,令到毛孔處於關閉狀態,暑熱積聚體內不散,當進出一冷一熱的環境,亦容易出現「陰暑」。尤其是鼻敏感和哮喘患者,多數體質虛寒,不宜過度消暑,否則「體內儲存不足夠陽氣」,進入秋冬出現更加嚴重徵狀。患者在夏日宜適量地吸收陽光,注意調理養生,藉天地陽氣旺盛之利達至「冬病夏治」。不少人於大暑前後接受天灸療法,改善鼻敏感徵狀。
大暑悶熱難當,自製雪梨汁和苦瓜汁能生津清熱;較少人提及的蓮藕,其實亦能直接榨汁飲用,對於燥熱流鼻血等徵狀,頗有涼血止血功效,但注意蓮藕生吃才能解暑退熱,經煮熟後會由涼轉溫。另外,薏米丶赤小豆丶扁豆,加入冬瓜丶荷葉丶陳皮及瘦肉煲湯能祛濕。
她提醒,市民飲食宜多加節制,避免禍從口入,喝涼茶每星期不宜多於兩杯,不應持續飲用,中病即止;西瓜和蜜瓜等水果,忌於冰凍儲藏後即時吃用。
記者關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