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出現全球首宗經輸血傳播日本腦炎個案!早前在葛量洪醫院確診日本腦炎的換肺男病人,經衞生署追蹤後,證實被捐血者血液「播毒」,化驗顯示病人曾輸血的剩餘血液樣本,與捐血者血液樣本的日本腦炎病毒基因排序一樣,意味該宗日本腦炎是經輸血感染病毒。香港紅十字會追蹤發現感染日本腦炎病人的血製品有三包,包括紅血球、血小板及血漿,全部已應用於不同病人,只有換肺男病人受感染。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事件為罕有、不能避免的不幸事件,移植病人現況極不樂觀。他強調市民不應為此拒捐血:「香港捐血是全世界最安全最好!」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昨晚聯同袁國勇交代該宗個案。四十六歲捐血者與妻子居於天水圍嘉湖山莊,曾於五月十二至廿日到過倫敦,但當地蚊患非嚴重。他回港後在觀塘上班,已忘記有否被蚊叮過,至五月廿九日捐血,沒有日本腦炎的病徵,在捐血站填寫風險問卷亦無異常。
五十二歲換肺的葛量洪醫院男病人,六月廿二日需輸血,四包血中有一包紅血球屬於該名日本腦炎捐血者。直至本月六日他出現發燒、神志不清,檢驗後發現患日本腦炎。衞生防護中心聯同醫管局昨抽取血液化驗,發現一個於六月廿二日所輸的血液樣本中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經基因排序與移植病人感染的日本腦炎基因相符,從而證實他經輸血感染,並指「世界一直未有文獻記載經輸血感染日本腦炎」。
李卓廣指追蹤疑含日本腦炎捐血者的血包後,發現有紅血球,血小板及血漿三種,血小板在上月二日輸予瑪麗醫院血癌病人,該病人無任何日本腦炎病徵,本月十四日已出院,現已通知醫生跟進其情況;而血漿則在六月二十日輸予伊利沙伯醫院的急性腦出血病人,惟病人術後情況不理想,本月四日去世,臨床診斷相信是腦出血致死。
換肺患者已在葛量洪醫院留醫逾兩個月,袁國勇說,病人情況非常危殆,加上治療上遇到兩難,主要是抗病毒藥本身在醫治日本腦炎時效用不大,再加上病人移植後正服抗排斥藥物,惟藥物會令免疫力下降,病毒因此更易繁殖,繼而會令腦部受嚴重破壞。
至於日後會否加強檢驗所有捐血製品並包含日本腦炎病毒,李卓廣及袁國勇均指,現時若有病人發燒、頭痛及昏迷等病況,才會抽取病人血液或脊髓化驗,情況與用於血液製品的測試不同,現時全球沒有公司提供常規測試檢驗血製品的日本腦炎病毒。袁又說,每年香港有八十萬人次捐血,但今年僅錄得三宗日本腦炎個案,形容要逐包檢驗血製品是「極度困難」。從醫學及科學角度,看不到有需要進行有關測試,除非愈來愈多本地感染個案:「四十年只有一單,要再等四十年先有第二單。要用common sense approach(常識)去想咩係值得做、咩係唔值得做。」
另外,受感染日本腦炎男病人於整個潛伏期均在葛量洪醫院留醫,懷疑曾被蚊叮,多名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昨日早上到葛量洪醫院戶外範圍滅蚊,包括向草地、植物等噴灑滅蚊劑,而醫院外亦見設置數個滅蚊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