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工程延誤十多項 港珠澳橋年底通車無望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面連接路海底隧道須修改走線。
港府一直「死撐」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能於今年底達致通車條件,但原來只是「斬件式通車」!路政署自爆香港口岸人工島連接機場島的機場隧道、連接香港口岸人工島至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道路和高架橋等十多項「非必不可少」工程,需延至明年才完工。路政署建議延長三個首長級工程師職位兩至三年,為大橋香港段工程「執手尾」,涉及額外開支逾八百萬元。關注團體質疑大橋香港段尚有大量配套工程未完成,今年底通車無望,又擔心即使通車亦消化不了珠澳湧港車流。
路政署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文件指,大橋香港段主要工程將於今年底完成,具備通車條件。不過,路政署指香港接線和香港口岸人工島有多項工程對大橋通車而言屬「非必不可少部分」,例如連接人工島與機場島的機場隧道、相關的道路和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工程、人工島部分綠化工程和相關灌溉系統、部分口岸輔助建築物或設施的內部裝修、屋宇裝備和電子系統工程、部分交通控制及監視系統,以及部分道路和高架橋,當中包括連接香港口岸至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道路和高架橋,署方計劃將該批工程延至明年才完工。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今年底未完成工程
另外,應付長遠運作需求的香港口岸第二階段工程,包括車輛通關廣場的額外車輛清關檢查亭、公共交通交匯處額外上落客區等設施,將視乎大橋通車後人流和車流情況,再考慮推展時間表。
825萬續聘三工程師「執手尾」
文件又指,現時人工島填海工程基本上大致完成,旅檢大樓鋼筋混凝土工程及天幕預製件製造和安裝工程已大部分完成,大樓的玻璃幕牆安裝工程、屋宇設備及電機工程亦仍在進行。此外,人工島地面的基礎設施工程正在安裝橋面預製件,而島上的車輛通關廣場、輔助建築物及相關設施仍在興建中。香港接線方面,現時正按計劃鋪裝路面和安裝道路設備。
礙於大橋香港段有大量工程需要「執手尾」,加上路政署計劃今年第四季展開屯門西繞道勘測、交通及環境影響研究,需時約兩年。路政署建議明年元旦起,延長一個首席政府工程師職位三年,並延長兩個總工程師職位兩年,涉及額外薪酬和福利開支達八百廿五萬四千元。
路署接三工程申索涉款88億
路政署又表示,截至今年五月,署方就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香港接線和香港口岸人工島工程所收到的申索,涉及金額分別為廿八億元、二十六億元和卅四億元,署方預計最快於項目完成後一至兩年才完成處理,亦不排除政府需就申索進行仲裁或訴訟。
關注大橋工程的「廿三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表示,大橋香港段現時仍有大量工程未完成,令人擔心是否能於今年內通車,而且大橋連同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咁多配套未整好,機場隧道又唔通,好擔心第日來自澳門和珠海的車輛會消化唔到,搞到東涌和機場會塞上加塞。」他促請路政署盡一切努力加快趕工,「唔好再令香港出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