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國復興夢」遇上「美國優先」

近期國際關係中最熱話題是中美關係能否規避「修昔底德陷阱」,即指崛起的大國必然會全方面挑戰現有的霸權,從而以戰爭形式來決定兩國的地位。這個概念的引用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雷厄姆‧艾利森最近再出書(《注定一戰: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警告兩國關係到了關鍵時刻,希望衝突不要升至戰爭終極局面。

一帶一路 提升形象

國際關係中的新現實主義習慣從國際秩序的結構上分析國際問題,因此,中美霸權之爭似乎不可避免。但是,國家與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及領袖的風格同時決定了國家的外交政策。同樣在長征中遇政治困境,毛澤東說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豪言壯語,而鄧小平則用一句低調的「跟着走」來概括個人心境。兩位領袖風格迥異,導致毛澤東在中國國力尚相對弱小時,依然提出要當「第三世界領袖」,而鄧小平在綜合國力明顯加強下依然堅持外交的「韜光養晦」。

中共十八大後,外交領域較之前有着明顯變化。特別涉及領土爭端問題上,中國開始體現出「強勢維權」的特徵。周邊國家日本、越南、菲律賓等一時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在洞悉習近平執政後內政外交的全面變化後才逐漸適應。過程中,菲律賓最先「倒灶」,日本和越南則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在美國通過制訂針對中國崛起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及深度介入南海問題後,中國一度擺出不惜與美國武裝衝突的架勢,最終美國態度軟化,加上國內政權更替,南海上未見軍事衝突。

中方正不遺餘力地推行「一帶一路」,宣稱願意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很多國家形容這是全球化退潮下,北京積極希望扛起全球化大旗的舉動。儘管「一帶一路」遭到日本、印度和美國等的嫉妒和質疑,但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講,此無疑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和平崛起 無意開戰

因此,十八大後的中國外交,領導人並未試圖改變之前「和平崛起」的本質,而是更強調「奮發有為」。可以預見,中國實現國家復興「中國夢」之前,本屆領導人無意通過戰爭來獲得地區霸權地位。

儘管學界對於中國歷史上是否具有侵略性有所爭議,但有一點無法否認,即世界上沒有哪國或哪民族仇恨中國人。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同為古老而智慧的民族,歷史上又飽受戰亂和侵略之苦,但是今天的中國人超過十四億人,猶太人不過一千四百萬。基於民族性相異,猶太民族有着太多的敵人,因此,「中國威脅論」的論點在全球社會層面缺乏認同,這一概念,很大程度是西方精英炒作的結果。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文化上通過和平演變,柔弱勝剛強崛起的歷史,這與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大不同。

當然,最終中美能否和平實現霸權更替,還要看美國能否接受中國崛起。美國學者研究了美國外交決策的影響因素後,實證角度看,民眾的意願和民主的信念都不是最為關鍵,總統的偏好、政治精英的意志和商業財團的利益,才是影響美國外交政策最關鍵因素。

美國國內商業財團和政治精英在對華關係認知上的矛盾不斷深化。商業集團的利益和中國的崛起正構成一定程度上的「命運共同體」,政治精英卻認為中國是美國霸權最大威脅。因此,最終能夠決定中美關係走向的,還需看特朗普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如果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能與「中國復興」產生合作大於衝突的效果,中美關係就可穩定發展,甚至和平地實現中美地位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