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球場變沙場康文署跣波友

康文署保養失當,人造草球場「沙漠化」。康文署轄下多個人造草足球場出現「沙漠化」,署方在場內鋪灑沙粒,但沙粒浮起及堆積,令草場變成沙地,而由於人造草嚴重磨損,康文署卻局部重鋪高度及款式不同的人造草,令球場變得「一撻撻」高低不平,有波友曾在該些人造草球場「跌斷腳」,有波友批評沙粒容易令人滑倒及易被風吹起成沙塵,有學者表示場地高低不一容易令波友受傷,該署必須改善,以免再有人受傷。

「地下好多沙石,好易跌親,有朋友試過跌斷腳。」曾使用馬鞍山遊樂場內人造草足球場的楊先生指,球場質素欠佳,除於大雨中會出現水浸,「波都傳唔到」,亦有大量沙石令波友容易滑到,更直言過往曾有友人於球場內滑倒「斷腳」。

修補球場「頭痛醫頭」

康文署轄下球場保養不善一直為人詬病,本報記者日前巡視多個人造草球場發現,不少球場均出現「沙漠化」現象,其中馬鞍山遊樂場內的十一人人造草足球場的情況最為嚴重,球場多處猶如沙灘滿布沙粒狀物體,其中以中圈位置最為嚴重,沙粒物甚至堆積起來,波友踢波時經常因踏中「沙地」而滑倒,沙粒物堆積的位置附近,人造草更被嚴重磨蝕至幾乎完全消失。而位於九龍灣公園的小型人造草足球場亦同樣出現「沙漠化」問題,整個球場出現白茫茫一片的沙粒物,更與大量膠粒混合,而場內人造草亦同樣遭嚴重磨蝕。

除「沙漠化」問題,康文署修補球場亦是「頭痛醫頭」,以「小修小補」形式局步重鋪球場內嚴重磨蝕的位置,其中馬鞍山遊樂場人造草足球場經修補後變成「一撻撻」,重鋪的人造草多達五幅,面積最大的大小猶如半個私家車車位,惟不論顏色或高度均與原有人造草不同,令重鋪位置有如升高的地台,形成多個絆腳陷阱。黃大仙摩士公園的人造草球場,同樣有「人造草地台」,分別出現於禁區前及中圈位置,但面積較小,如同凸出的渠蓋,波友如不慎踏下,易生意外。

學者議員促署方檢討

「啲沙一落雨就浮晒上面,又滑,乾咗又好大塵,(沙粒作用)唔好用。」香港車路士足球學校技術總監山度士指,過往九龍灣公園內人造草場只會鋪膠粒,近年不知何故不少場地均用上沙粒,但沙粒遇雨天會浮上草地表面,加上人造草「愈踢愈薄」,令沙粒堆積成沙地,波友容易「踢波變踢沙」,波友踏上沙堆時亦容易滑倒,「着咗有釘嘅球鞋都冇用」,而沙粒乾透時,被風吹起更會揚起大量沙塵。他又指球場修補後高低不一,除影響波友傳波及運球,亦容易令波友絆倒受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人造草球場的使用壽命一般為十至十二年,惟本港因場地不足,球場的使用率變得極高,加速損耗問題,其中以龍門口及中圈等位置損耗最為嚴重,「一定會爛多啲」。雷指人造草設計上可作局部更換,但如更換後人造草高度不一,波友容易絆倒受傷,康文署在聘請外判商維修場地時,應留意新鋪設的人造草與原有草地的接口會否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

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康文署未有認真處理球場保養事宜,有關技術可向外地取經,而由於修補球場屬外判公司責任,康文署有需要督促外判公司,如發現屬外判公司問題,應考慮更換並加強監管。

發言人:定期巡視保養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以人造草植入特別纖維基底,再在表層鋪上沙粒及橡膠粒。發言人承認,該署職員早前發現馬鞍山遊樂場人造草地足球場局部位置因耗損而出現白色沙粒,並已安排維修,而該署亦計劃全面重鋪該足球場。另該署職員定期巡視人造草地球場,並安排定期保養,如發現損毀會安排保養及維修。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