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BB霜未通過毒物測試

【本報訊】標榜具美白、遮瑕等廣泛用途的BB霜化妝品近年廣受女士歡迎,但生物科技公司研究發現,市面上有四成受檢測的BB霜樣本,均未能通過毒物測試。其中一款產於歐洲的國際知名品牌BB霜,每克樣本中更含與一粒避孕丸相若分量的類雌激素,如吸入過多,長遠或影響生殖能力,甚至致癌。

有雌激素含量如一顆避孕丸

一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將市面四十三款來自三十二個品牌的BB霜及氣墊BB霜,進行生物反應安全檢測,當中十八個樣本的有毒物質含量達到引起生物反應水平,被評不合格。有產於歐洲的知名品牌樣本,被驗出高濃度類雌激素,含量相若一粒避孕丸。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鄭淑嫻指,據世衞標準,成年人對類雌激素的每天吸收標準為每公斤體重不多於五十納克。以一名五十公斤重人士為例,每日不應吸取超過二千五百納克類雌激素。假設BB霜每次平均用量約為零點五克,使用一次上述BB霜樣本,所吸取的類雌激素可高達四千二百納克,已屬超標。她續指,不少生產商為加強BB霜功能,加入防腐劑及防紫外線的化學成分,如羥基苯甲酸酯及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屬類雌激素,人體如吸入過多,可干擾內分泌系統,長遠或影響生殖能力及致癌。

SPF值愈高 愈易不合格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杜偉樑指,消費者多誤將BB霜當作「護膚品」,惟標榜功能多的產品未必最好。研究亦發現,在標籤防曬系數的樣本中,其SPF數值愈高,未能通過安全測試的樣本亦相對提高。此外,中價產品「性價比」被評為最高,價格範圍在每克約三元六毫至約九元四毫的BB霜樣本中,有八成七樣本通過檢測。

衞生署回覆稱,外用護膚產品不屬藥劑製品,而是被視為消費品,受《消費品安全條例》。 而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一般含有雄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物質的藥劑製品屬第一部毒藥及處方藥物。海關則稱,相關製造商、進口商、供應商有責任確保其消費品達合理的安全程度,包括符合標準檢定機構就該類別消費品所公布的合理安全標準等,如未能符合一般安全規定,即屬規法。違例者可被罰十萬元及監禁一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