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霸氣難民 挑肥揀瘦

《時代》雜誌最近刊出一篇關於敍利亞難民的追蹤報道,三個家庭去年抵達希臘難民營,等待統一分配目的地。其中一個家庭被分配到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愛沙尼亞雖然人口只有一百三十萬,堪稱小國寡民,但對這批難民的支援算是相當到位,不僅提供每月數百美元的生活津貼,有語言學習班,還有專人負責跟進個案,協助難民家庭融入當地社會。

按說愛沙尼亞政府對待難民已經仁至義盡,可是受訪家庭仍然抱怨多多:缺乏就業機會、沒有安排他們與其他回教徒聚居、飲食習慣不協調、住在郊區太悶(看看雜誌上政府為難民安排的住處,相信不少港人會興起偷渡愛沙尼亞的念頭),說了半天,原來他們是一心奔着德國或法國,至不濟也應讓他們去瑞典。且聽他們是如何抱怨的:就像被父母逼嫁一個不喜歡的男人,勉強無幸福。

嫌三嫌四,挑肥揀瘦,不知就裏的還以為大款在環遊世界,或者是大資本家在為到哪個國家投資而傷透腦筋!一名移居當地十年的摩洛哥裔移民說得好:你也不看看自己國家的情況,你們來這裏可是尋求避難之所,除此之外,不應有非分之想。廣東俗語所謂「上得床來牽被冚」,形容這班難民貼切不過,而這並非個別例子,有志願組織表示,近年敍國難民成功融入當地社會的例子絕無僅有,更多的是展開第二次「逃難」之旅,往他們心中「流奶與蜜之地」的德、法去也。如果說第一次離鄉別井逃避戰火是政治難民,那麼第二次「偷渡」則百分之一千是「經濟難民」,合該即時遣送回敍利亞。

不過回心一想,這班難民看不起收留他們的國家,只是一走了之,而不是恩將仇報發動恐襲,又或者像香港的假難民那樣打家劫舍,也算有「良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