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痛源 對症下藥

周身痛雖不會致命,卻令人「痛到嗌救命」。專科醫生指出,肌肉骨骼疼痛可由肌腱炎、退化性關節炎等引起,頸腰背痛個案近年亦有增加趨勢,或與市民長時間打機、上網等姿勢不良有關。不少患者身體某部位出現痛症後,會擴散至其他範圍,甚至全身疼痛。有患者「痛不欲生」,其實找到病源便能對症下藥。醫生建議患者向家庭醫生求醫,以助轉介至合適專科診斷,切勿自行採用民間療法如刮痧等,倘治理不當或令痛楚加劇。

國際肌肉骨骼疼痛協會創辦人及主席、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昨指出,肌肉骨骼疼痛即骨骼、關節、肌肉或周圍結構疼痛的疾病,醫學界尚未找到確切成因,相信與發炎、纖維化等有關。患者會出現局部或擴散疼痛;持久的疼痛,或感覺似「畀針拮」等。

腰背疼痛是常見例子,此類疼痛個案近年有增加趨勢,與日常姿勢不良有關,例如用頭頸夾電話、長時間低頭用手機,或工作壓力大致睡眠不足,令肌肉無機會放鬆。

新儀器尋痛源更快速

李提醒,痛楚或是患上其他疾病的徵狀,例如癌症擴散至骨、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建議市民出現痛症時應盡快向家庭醫生求醫,以助轉介至合適的專科醫生跟進。市民平日應多做伸展運動,強化筋肌。

李續指,以往沿用的斷症方法包括X光及磁力共振等,只能提供肌肉骨骼靜態時的情況。最新科技可透過實時超聲波動態造影檢查軟組織,即時透視病人肌肉、筋膜、骨骼以致神經活動時的細微狀況,並可攜到病床旁應用。她說,不少醫院已引入新儀器,期望更多醫生學習,以廣泛應用。

四十八歲的李先生去年健身時頸部疑因拉傷感痛楚,塗按摩膏後無改善,疼痛持續半個月,他指「十級痛入面有九級痛」,甚至痛得他萌輕生念頭:「跳落去就唔使痛」。幸而他振作起來向痛症科醫生求醫,接受動態超聲波檢查確診頸部肌肉痛症,接受藥物治療及定期做頸部運動後,生活漸回復正常。

頸痛礙睡眠致抑鬱症

六十一歲的孔女士九年前開始頸痛,初時以為睡姿不良,未有理會。其後情況加劇,「痛楚由背脊升上頸、上頭,再落番背脊」。痛得影響睡眠,服安眠藥仍無法入睡,曾辛苦得企圖自殺,救回後被診斷抑鬱症。她接受超聲波儀器檢查終確診肌筋膜痛症,配合物理治療、伸展運動等,已接近痊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