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被視為特首智囊,一向是政商界人士「升呢」目標之一,但正所謂「有權就有責」,理應秉持集體負責制,亦有責任就已拍板的政策「護航」,但近年行會成員「噤若寒蟬」是主流,就算願意「開金口」,都寧可代表業界發聲,疑與政府有關政策的大方向背道而馳。
最新一宗就是行會成員兼商界議員林健鋒,在現屆政府打開口牌表明於六月底任期結束前敲定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之際,竟提出新觀點,一是對沖方案毋須急於在兩、三個月內拍板;二是重提保留對沖的前提下,商界同政府各增加百分之一強積金供款,呼籲政府真正「落水」處理額外開支。
林健鋒此番企穩商界立場的取消強積金對沖立場,不但與撐政府相去甚遠,甚或有「唱反調」之意,卻在政圈無甚回響,這個疑似習以為常,不是一個良好態勢。
但可以肯定的是,企穩不同立場的持份者代表不同利益,「屁股指揮腦袋」,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他們當然有言論自由表達意見,但當涉及勞資雙方關注的議題,更需要的是從香港整體利益出發,不只是凡事以業界得失出發,妥協的藝術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政府於處理勞資議題必定要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在多元意見下居中協調,達成對社會最佳的決定。
商界及勞工界近年於勞資議題上戰火不斷,每次的程序幾乎都是:先設立委員會,雙方互不相讓,各自叫價,面臨談判破裂拉倒,最後才有突破性進展。所以,每次有進展總是予人「元氣大傷」的感覺,這個常態長此下去未必是好事,有否優化空間值得深思。
不過,相對於泛民主派對涉及政制發展問題的原教旨主義、非友即敵,最終釀成一事無成的結局,勞資雙方的一步一腳印,已算是有來有往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