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探測器 參考「候風地動儀」奪魁

【本報訊】本港時有發生輕微地震,天文台自上世紀初至今共錄得超過一百七十多次有感地震,預警地震對香港一樣重要。四百五十名中小學生參加了一個名為「地震探測器設計比賽」,他們利用科學知識,各自設計探測儀器,獲得冠軍的宣道會鄭榮之中學隊伍古為今用,參考中國古代地震探測儀「候風地動儀」,與現代電腦結合,製成新式探測器。亦有小學生越級挑戰,把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套用儀器中。

感應器連接電腦分析

比賽由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香港天文台及香港氣象學會主辦,高級組及初級組冠軍分別由宣道會鄭榮之中學的「井上之蟾蜍」,及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的集八種測量小工具合一的測量器奪得。「井上之蟾蜍」是中四中五同學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蟾蜍外形探測器,內置四個感應東南西北方位地震震動的感應器,經電腦程式分析後,可實時量度震動幅度,研發隊伍指,古代候風地動儀同樣以被指容易感知地震的蟾蜍裝飾,他們製作新地震儀需編寫電腦程式,反覆試驗及調整儀器。

初級組參賽隊伍九龍塘學校(小學部)的小五學生,則花約三個月砌出「海盜船」外形探測器。成員指,儀器參考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即除非受到外力,保持靜止的物體會一直靜止。隊伍將原理套用在儀器中,垂吊的筆下鋪設了紙捲軸,筆尖剛好能在紙上留痕。筆在靜止狀態時,如拉動紙捲軸會定點畫下直線;但當遇上地震,因外力搖晃的筆會在紙上留下曲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