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重型地貧婦 歷盡艱辛誕子

【本報訊】重型地中海貧血病人需每四星期輸血一次作治療,惟長期輸血會令紅血球所含的鐵質留於體內,影響生殖器官、心臟等功能,病人比一般人容易不育,流產機會亦較一般人高百分之七,早產機會則高兩至三倍。如果病人計劃懷孕之前將身體鐵質降低,再輔以打排卵針,則有助懷孕。有三十幾歲重型地中海貧血女病人經歷一次流產後成功懷孕,兒子現時已經一歲多。

威爾斯親王醫院名譽副顧問醫生鍾佩樺昨日提醒,去鐵藥對胎兒有一定風險,故病人懷孕頭三個月需暫停服食或注射去鐵藥,至十六至二十周待胎兒成熟才逐步打針去鐵,較多文獻顯示口服去鐵藥較打針去鐵高機會令胎兒不正常。

靠服去鐵藥 曾不幸流產

三十八歲的阿思是重型地貧患者,二十多歲時曾被醫生指不要對懷孕抱太大期望。直至三十多歲計劃生育,依靠口服及注射去鐵藥,打排卵針而成功懷孕,惟兩個月後不幸流產,至一年後她再接再厲,再次懷孕並順利誕下現年一歲幾的兒子諾諾。諾諾現為地貧基因攜帶者,出生時僅得五磅,由被指不育到成功誕子,她坦言非常驚喜,目前最大心願是兒子可健康快樂長大。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主席、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及分子病理主任馬紹鈞又指,倘夫婦也是地貧基因攜帶者,有四分一機會生出重型地貧嬰兒。他建議,以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方式,可預防將重型地貧遺傳至下一代,生出正常嬰兒的成功率為八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