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四出尋覓問責官員的合適人選,究竟進展如何,外界無從知悉,但傳聞不絕,諸多揣測,足見管治班子之重要及能人之難覓。
林鄭需要有心有力有承擔之能人加入班子,要求極高,無可厚非。施政環境高度政治化,不少政策早已過時兼離地,招惹業界及市民的不滿,要做好改革及優化的工作,關鍵在於主責官員及其輔助團隊的專業能力。
有心固然重要,有力也不可或缺。以近日被熱炒的教育局局長人選陳美齡為個案分析,教育界中人多相信她對改善本港教育是有心人。從接受訪問的談話中,反映陳美齡對莘莘學子的關懷以及對現行教育制度千瘡百孔的批評頗能擊中要害。
陳美齡有兩本著述涉及教育心得及改革的倡議,作為三個兒子均能入讀美國著名大學史丹福的母親,自己亦取得該校的教育博士,實屬難能可貴,成就值得肯定。不過,有關著述理想的願景多,理念亦不俗,但有關倡議除個別較具可行性外,大多數均未能切合本港現實的教育環境,流於天馬行空。
林鄭主張與民共議,所謂兼聽則明,尤其是教育政策,牽一髮動全身,箇中利益涉及的持份者多不勝數,雖然承諾投放五十億元新增常額開支於教育,近日財政司司長又決定把一百八十億元財政盈餘全數撥作教育用途,但如何有效合理分配,涉及諸多利益的考慮,候任教育局局長不易為,殆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