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納米樓旺市中如雨後春筍,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指過去十年,一、二人家庭由九十餘萬戶大增至近一百一十三萬戶,形容迷你單位「供應源自需求」。市建局不少項目亦受制於地盤面積,只能重建為單幢式樓宇,加上地積比沒甚空間增加,細單位無可避免成為主要供應,未來會研究為項目加入共用儲存空間及洗衣房等設施,並在細單位使用機械式家具,為單位釋放空間改善居住質素。
韋志成指,目前不少年輕夫婦及單身年輕人主攻細單位,納米樓是「供應源自需求」,愈住愈細是大勢所趨、亦是現實困境,但市建局早年已規定項目單位扣除露台和工作平台後,實用面積不得少於二百六十平方呎,以確保有合理作息和生活空間。未來項目會考慮利用平台或地牢闢設「共享空間」,包括供住戶存放被褥及抽濕機等季節性物件的儲存空間,代替住戶外租迷你倉,同時釋出居住空間。韋志成亦留意到,新建單位的洗衣機多佔用廚櫃空間,加上單位室內日照時間不多、春夏潮濕多雨,建議在大廈內提供自助洗衣設施,認為可為空間增值。
市建局亦會研究為細單位引入機械式傢俬系統,將電視櫃、電腦桌、衣櫥和床鋪等家居設備融合為組合櫃,再配合藏於地面和牆身的路軌,需要時靈活改變空間間牆,未來將率先在示範單位採用,觀察可行性和用家接受程度。至於落實「共享設施」便需配合大廈消防設施和要求,但現行《建築物條例》並無相應樓面面積寬免,換言之要犧牲部分住宅樓面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