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大和解主要對象是市民

近來,「大和解」成為政治熱門詞。反對派也動作多多,提出諸多條件和建議,似乎大和解的對象非他們莫屬,但對象又豈只反對派?

特首選舉塵埃剛落定,廿二名反對派立會議員就發表聯署聲明,要求候任特首林鄭展示修補社會撕裂決心,包括促成中央收回「一國兩制」白皮書、撇開「八三一」框架重啟政改、重新審視人大釋法等。反對派表示,林鄭若不處理聲明中的政治訴求,難保持社會安定和諧。早前,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更提出「佔中特赦論」,以修補社會撕裂、實現大和解。反對派議員的聯署聲明,其實是給林鄭出難題,蓄意為大和解製造障礙。而「佔中特赦論」則逾越法治底線,幸好市民大眾頭腦清醒,不被蒙蔽。

林鄭對反對派不合理的要求沒有妥協,同時,從兩方面伸出了橄欖枝,展示對大和解的誠意:一是在當選後隨即安排與不同的黨派會面,聽取各方面的聲音,並建議成立一個恒常的溝通平台;二是表示籌組班子時用人唯才,不分派別。

毫無疑問,期望修補撕裂及大和解是香港主流民意。所以,大和解的對象可包括反對派,但主要對象必須是市民,更要修補的是民間的撕裂。

香港目前的挑戰,是社會積存多年的許多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非一時三刻能夠解決,成為反對派煽動群眾反政府、反中的藉口。政府只有在施政中切實回應市民的訴求,逐步解決住屋難、青年向上流動難、養老難、社會M型化等矛盾,才能紓解怨氣,修補社會撕裂,實現大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