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分配定位 早着先機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念近期被炒熱,客觀原因是該概念已上升至國家層面,自然各方都想分一杯羹。相對於大灣區內及周邊城市的火速配合及回應,香港相對比較冷淡,直至最近的討論才有些朝氣,而港府今日率團實地考察大灣區內六個城市。據說國家發改委料於年底完成有關規劃,港府及早啟動與有關方面商討定位,也有其現實意義。

商討分配定位要早着先機,必然以優勢互補為前提出發,目前香港的強項是金融、貿易,深圳於創新科技處於領先位置,分開發展,不要每樣都沾手,相信有望達致多贏。

除了與大灣區內一批城市有商有量,港府亦應提早在社會鋪墊氛圍,免得在大灣區定位討論至臨門一腳時才被抽後腿。內地方面與港府「交手」多時,似乎對於此情此景別有一番體會,內地官媒罕有地於港府大灣區團成行前發表評論文章,變相點出香港存在多時的「心魔」,一是香港泛政治化、逢融合必反令人擔心,二是反對派逢與內地合作必反已走火入魔。

事不離實,反對派的反對,過去有迹可尋,由規劃、中港融合等議題作為起動目標,例子多不勝數,高鐵、港深融合,再到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每當涉及中港討論,就有「被規劃」、「賣港」、破壞「一國兩制」等質疑,港府過去總是慢幾拍,總是在既定印象已形成後才去解釋,予人有理說不清的感覺。

如果真理在手,港府高官應該無所畏懼,要有政治勇氣去與反對質疑意見駁火,事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八個字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至理名言。再說,港府今次大灣區考察團後,立法會跨黨派亦應考慮到大灣區考察,始終實地考察問個究竟,總好過道聽塗說,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香港會否被邊緣化或被孤立,淪為次要城市,就在社會各界特別是泛民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