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膠樽刨成絲,編織社區傢俬!一班九十後大專生集思廣益,以流動木頭車游走社區,邀請各區居民回收棄置膠樽,利用木頭車上的工具,將膠樽刨成長長膠絲,升級再造為椅子等傢俬,並打算放回社區,活用社區中閒置時間和物資,以共享生產的方式,回饋社區。圖:關萬亨/文:梁祖饒
「共享生產整個程序是由人力、物資及工具三種元素組成,我們藉社區棄置嘅資源,同提供刨膠絲等工具,利用居民閒置嘅時間及人力刨膠絲,製造吊床同櫈等傢俬。」去年成立的SD Open Ideas集合創意點子,其中Make4All工房計劃,是以廢膠樽再造成傢俬,計劃發起人Cindy與一眾搞手以流動木頭車,到不同社區宣傳共享生產的概念,吸引眾多小朋友及成年人一齊刨膠絲,至今已消耗近五百個廢膠樽。
原來刨膠絲並非想像般簡單,「刨膠絲工具最少都有六至七個改良版,第一代嗰時我刨膠絲嗰陣,發覺隻手涼浸浸咁,原來我(界刂)傷咗,係咁流血。」Cindy表示,現時刨膠絲工具外形如鉛筆刨,內藏刀片,免小朋友(界刂)傷,參與的居民只需稍微轉動膠樽便輕易刨出膠絲,然後一直拉扯膠絲,便會順勢刨出愈來愈長的膠絲。
「十個膠樽絲可編成一塊布,幾塊布就可編成一張櫈。」另一計劃發起人Francis指出,流動木頭車游走社區時,吸引不少人刨膠絲,但參與編織工序的人卻比較少,不過,其實編織方法更能表現出「共享生產」理念,因為以往編織膠絲方法較耗時,直至從一名十二歲小朋友啟發出童子軍編織法,才節省不少時間。她們樂於從不同人的身上獲得更多創意點子,改善編織效率。
Francis指流動木頭車已出席六個場合,現時已成功編織出第一塊布。她指PE膠的承受重量數以噸計,而且能防水,可塑性又高,故選擇此物料作傢俬。她們及後會與其他社區組織合作,希望把有關製成品帶到社區作展覽及分享共用,更構思製作椅子放置巴士站,讓輪候巴士的長者使用,為日漸疏離的社區帶來一點關懷。
除產品共享外,她們更希望第二階段能由工具設計者的角色,轉變為技術提供者,把工具的設計方法於網上平台分享,讓社區人士自發組織參與,又計劃再造成不同的產品,回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