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理性回歸 各走一步

議會拉布的禍害近年廣為人知,涉及民生、法例草案被拉布影響「胎死腹中」,近年例子多不勝數,上屆立法會因拉布戰持續,於最後一個立法年度未能通過改革醫務委員會條例草案、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等。據報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已獲跨黨派支持,如無意外,可於本屆政府結束前通過。

除了對民生議題的為害,近年另一個拉布重災區是審議涉及財政預算案的《撥款條例草案》。自梁振英政府上台後,泛民議員「每年一拉」是指定動作,首份預算案有七百六十多項修訂,之後一年比一年增加,第三份預算案狂飆至三千九百多條修訂;而正在審議現屆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只有七百四十多項修訂,與之前比較,絕對是大縮水。

議員從拉布泥沼變為較理性的回歸,其實早應發生,因為利民紓困措施要落實、要立法會撥款通過,如有追溯期還好,如果無追溯期,基層市民就白白受拉布影響而蒙受損失,這還未計算受拉布影響,拖延其他涉及民生措施的漣漪效應。

立法會審議預算案年年拉布,亦折射行政、立法關係緊張,然而雙方關係既微妙又互動,如果可以各走一步,不但能急市民所急,難題亦可能迎刃而解,例如立法會跨黨派議員,據報曾於鄧桂思未滿十八歲法定捐贈年齡女兒欲捐肝救母一事四出努力,結果大家都知道,幸好出現有心人捐肝。

不過,原本不為人知的一面,是行政、立法齊心有兩手準備,如當日事件沒有突破,會即時緊急修例,把法庭捐贈年齡下降至十七歲,並設有「日落條款」直至下月一日為止,換言之,一切都是從救急扶危的角度出發。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願「七一」新政府開局,行政、立法雙方可以有好開始,拉布可免則免,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