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反腐治黨吸取歷史養分

中共第五代的反貪腐利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去年多了一項職務——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並要在明春召開的「兩會」上成立一個新的國家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並推出監察法。這個委員會要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它與國務院、全國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平行,中國政治架構將由「一府兩院」變成「一府一委兩院」,此舉被稱為「重大政治改革」。十八大後,第五代推出了不少全面深化改革舉措,多屬經濟和社會領域,被稱為「重大政治改革」的僅此一項。

實施此項改革的目的,王岐山說得很明確,就是為了「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賦予國監委「必要的調查權限和手段,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

王岐山擔負着第五代反貪腐和從嚴治黨的歷史重擔,這幾年不僅力度空前、成果空前,還要「制度創新」,推出「治本措施」。十八大前,大家只知道王岐山是一位讀歷史出身的經濟幹才,能力超強、手段靈活、口才了得,國際外交上也揮灑自如,頻頻出彩。不過,北京政圈知道,王岐山對朝代興亡與反腐治吏這個千百年不變的歷史大課題早有思考。還在十七大,王岐山從北京市長位子上調中央,出任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副總理之時,他就向「周圍的老同事們」推薦了一部名為《大清相國》的歷史小說,講的是大清康熙朝督察院左都御史陳廷敬反貪腐的故事。而大清乾隆朝編有《欽定台規》,詳細規定了朝廷「監察機關的性質、地位、建制、職能、任務、監察程序以及對監察官的選任、遷轉、紀律、責任和考核」,乃「中國歷史上最完備的監察法典」。

王岐山時下的作為,有沒有受到這類讀史的影響,吸取歷史的養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