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專家:電子支付系統未成熟

隨着智能手機普及,市場衍生多種儲值支付工具,根據金管局資料,目前本港共發出十三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惟安全性備受質疑。最近有市民的電子錢包被盜用,在短短半小時內被過數二十九次,損失共四百元。有科技專家表示,本港不少電子支付工具仍在起步階段,保安系統尚未成熟,騙徒可循不同途徑盜取客戶資料。

「雖然係張儲值卡,但可能有人放唔少錢入去,連手機錢包都畀人盜用,好冇保障!」日前一深夜時分,阿文(化名)的手機不停響起,惟因已熟睡,直至早上醒來,才發現自己在半小時內收到連續三十個交易短訊通知,原來其手機錢包被過數二十九次合共四百元,作購買手機應用程式之用。阿文從未用電子錢包購買手機應用程式,只是用作購買網店衣服。

消委會:未設投訴分類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資訊科技系系主任梁秉雄表示,本港不少電子支付工具尚在起步階段,保安系統未成熟,雖然它們會對客戶的資料及錢包加密,惟一般只可防止手機內儲存的資料及通訊內容外洩,卻未能完全防範騙徒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盜取機主手機銀包內的資料或金錢。

消委會發言人表示,未有就信用卡或電子錢包盜用項目另立投訴分類。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要求所有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實施足夠的保安措施保障使用者的支付交易及個人資料安全,並要求持牌人提供服務予使用者,讓其取得一段合理時間內的交易紀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