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北京宣布將擴大舉辦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紀念會,而且由國台辦為二二八定性為「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一個正義行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個部分」。這簡直是表明北京已經優先選擇拉攏台灣人民而放棄國民黨了,真足以令國民黨心驚膽戰。
消息一出,各種猜測出籠,例如,習近平從一九八五年到二○○二年長期待在福建,和台商很有往來,充分了解台灣人對二二八事件的態度,更知道二二八事件是獨派人士建構台獨論述的基礎,所以北京要藉擴大紀念二二八搶奪輿論話語權,反制台獨;又說習近平個人強烈地站在人民立場的社會主義信念,對國民黨一些高層游走兩岸買辦的習性強烈不滿,所以準備透過擴大紀念二二八,強勢展現他直接拉攏台灣人民的新作風。不料等到二二八過了,大家卻發現北京今年二二八紀念會辦得非常低調。
今年二二八,多個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漢,「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人士固然都辦了紀念會,但是北京的紀念會規格卻辦得相當低。過去北京辦二二八紀念會,每逢「十周年」,規格都高,例如一九七七年三十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親自出席;一九八七年四十周年,政治局委員胡啟立參加;一九九七年五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出席;二○○七年六十周年座談會,則由兩個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台盟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台辦共同主辦,中共中央統戰部長劉延東參加。但是今年紀念活動卻只有台盟主辦的座談會,參加的人只有統戰部「有關同志」。
事先擴大紀念的鑼聲敲得那麼大,紀念會卻這樣低調收場,很使台灣一些響應的人大大失落。癥結何在?耐人尋味。
有趣的是,也許從台灣統派人士為響應北京擴大紀念的號召而辦的幾個活動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台灣統派人士今年紀念的活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等團體集體到六張犁的政治受難人墓區舉辦「春祭」;另一個是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省思二二八,展望兩岸未來」座談會。座談會重點是強調統一和駁斥「輿論中主流的省籍衝突論」。
這兩個場地都特別布置了十尊真人大小的立像,其中有謝雪紅、蘇新等九位二二八後逃亡中國、而現在已經過世的二二八英雄。
十位中的確多數都可以算英雄,但是要以這些人來駁斥二二八省籍衝突論,卻大有麻煩。例如二二八中頭號英雄謝雪紅,她的先生楊克煌在一九五四年還主張「台灣人是另一個民族」,這主張的問題比省籍衝突論嚴重多了。由於他們夫妻的信念問題被批鬥得非常慘,謝去世時,甚至都沒辦法死在病房而是被推到醫院走廊。她的忠心幹部古瑞雲亦相信,她被批判是「分離主義」、「地方主義」其實也「並無冤枉之處」。又如寫了二二八記實《憤怒的台灣》的蘇新,死前向到大陸探訪的同鄉說他後半生三十年是人生最暗淡的歲月。
因為這些二二八的參與者紀錄如此,二二八真正意涵要依北京的意思講清楚,並不容易。是不是這樣,所以北京紀念二二八才高調開鑼低調收場,我們難窺究竟,但無論如何,突兀的變化總令人吃驚,令人覺悟到縱使大思想家克羅齊的訓誨「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給了我們解釋歷史的竅門,但是「當代」本身就難以說得清楚,結果解釋歷史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