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國民教育不能永遠拖下去

全國政協工作報告港澳部分,罕有地加入堅持反對「港獨」行徑,以及助推港區政協委員走進校園,展開國情教育活動等新內容。有反對派政客批評,有關內容不尋常,形容是「校園的政治任務」。

香港回歸二十年,人心卻愈走愈遠,特別是年輕一代,甚麼「香港不是中國」,甚麼「歸英」,甚麼「自決」,分離主義思潮沉渣泛起,歸根究柢,除了反中媒體長期以來荼毒青少年,最重要原因是教育戰線的主導權長期拱手讓予反對派及其掌控的教師團體。年前港府推出國民教育一役,不僅被污名化,而且反對力量迅即集結,進而上升至波及全社會的「反抗運動」,在這場偌大風波裏,反對派不僅展現強大動員組織力量,更幾乎佔據整個輿論話語權,愛國愛港人士基本上被動捱打,這一切不能不讓北大人憂心忡忡。可以說,一如《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重推國民教育成為特區政府的政治任務,是遲早的事。

接着要問的是,在曾俊華、林鄭月娥以及胡國興三位特首候選人中,誰能堪當重任?鬍鬚曾嘗言創造社會和諧氛圍,主張社會「休養生息」,減少爭拗,他的所謂「締造和諧」,會否只是全面向反對派「跪低」,將問題掃進地氈底多五年甚至十年?如此一來便能止息社會爭拗和撕裂,恐怕亦是一廂情願。反而林鄭不避處理敏感議題的往績,在中央看來應是「有擔當」、「迎難而上」,當有加分作用。不管怎麼說,推行國民教育,要來的始終會來,社會應思考如何編寫一套盡量客觀公正的教材。有人建議特首委任獨立編寫委員會負責編寫指引,對不同教材、資料作原則性監督,成員以大學學者為主,再加上辦學團體、教師代表等不同持份者,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