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呎價唔過萬唔賣

一個位於天水圍的大型私人屋苑,因樓價較低,素來被視為「上車」樂園。但日前一個兩房戶單位呎價亦突破一萬元,創出屋苑的歷史新高。雖然該單位是頂樓連天台的特色戶,不代表標準戶也能達如此高價,不過「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個「上車」樂園的樓宇統統呎價過萬元,恐怕是早晚之事,進而全港業主都可能會響起一句口號:「呎價唔過萬唔賣!」

一般市區樓盤呎價早已突破了一萬元,平均價正向二萬元的大關進發。水漲船高,一些位於新界邊遠地區的房子,平均呎價自然會陸續突破一萬元。政府對購買第二套房的人徵收百分之十五的從價印花稅,表面看來是善政,實際上反倒讓樓價「焗升」,原因何在?或許就由我朋友的小故事說起。

我朋友居於自置物業,另外跟家人在上述的天水圍屋苑擁有一個聯名物業,他家人患上腦退化症,為怕日後簽名交易困難,遂打算趁早將聯名物業賣掉。朋友致電相熟的律師樓講出情況,並要求安排處理合約。對方卻二話不說,答:「先生,都係唔好賣嘞,賣咗你買唔番喇。」

律師樓因自身利益,按理應十分鼓勵他人買賣樓宇,我朋友的家人患有腦退化症,就更該趁早賣樓。但在這情況下,相熟的律師樓仍然基於好意勸他保留物業,可想而知,市場上業主「惜貨唔賣」的情況十分普遍。

以往持有第二套房的業主見到好價,會較輕易賣出,再伺機購入更具價值的物業作投資。但如今購入第二套房要交高印花稅,賣出物業,便很難再買回,於是不少業主就愈趨惜貨,絕不輕易賣出,市場缺盤,惟有「焗升」。最終肯賣樓的,也非要買家出高價不可,故呎價「唔過一萬唔賣」、「唔過二萬唔賣」,將成為常態。